- 海南农垦创建于1952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以天然橡胶及热带作物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群体。现拥有大中型企业126家,控股子公司17家,参股企业19家。垦区总人口97万人,土地面积1280万亩,占海南省的四分之一。近几年来,海南农垦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经济布局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期完成了"九五"计划,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 经济持续增长
2000年垦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8.8%。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1999年减亏4.86亿元的基础上,去年垦区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垦区经济开始步入景气区间。职工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劳均收入达到7150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收入达到3089元,比上年增长18%。干胶生产在连续受灾的情况下,全年产量仍达到20.72万吨;热作水果、瓜菜等非胶农业面积扩大、产量增加,非胶农业增加值达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8%;全局农业增加值达到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非胶农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垦区实施橡胶基地重点向中西部转移战略,以建设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使高效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非胶农业比重快速上升,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5年的31.5%,提高到2000年的50%。2000年十大农业商品基地除红毛丹、花卉、杨桃和菠萝蜜外,其他六大基地都超额完成当年计划任务。十大农业商品基地面积达到25.8万亩。
职工自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和职工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职工自营经济总面积已达到102万亩,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已达27.56万人,人均拥有自营经济面积3.7亩。去年职工自营经济纯收入突破10亿元,劳均自营纯收入3600元,比上年增加约1000元,自营经济收入首次超过了国有经济的收入,提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职工自营经济收入超过国有经济收入的目标。
工业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继续保持适度发展。2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未含琼港摩托车公司)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和脱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15家直属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39万元,比上年增盈2351万元,增长25.7倍。企业亏损面比上年下降13.3%。列入国家重点脱困企业的3家大中型企业,均如期实现扭亏增盈目标。
联手扶贫取得积极成果,2000年有2110户9230人在各方的积极扶持下,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垦区贫困人口已由上年底的2.9万人减少到2万人以下。少数民族茅屋改造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顺利实施,总局投入茅屋改造补贴资金447.29万元,完成民房改造1400户,实现了年初计划目标。
二、改革稳步推进
近年来,垦区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胆冲破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形成,新开发的农业项目和非胶农业已全部实行职工家庭自费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国有橡胶中小苗实行"两费自理"、"四到户"的家庭承包经营已在56个农场全面或部分推行,经营面积达34.7万亩,占垦区未开割胶园总面积的48.7%;开割胶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在44个农场展开,已实行职工家庭经营的面积达34.73万亩,占国有开割胶园总面积的12.8%;国有茶园民营化改革已在垦区全面铺开。
工商企业产权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取得积极进展。三亚木材厂债转股工作已顺利完成,将于近期内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对二级企业原药业公司进行改制,重组为以职工持股会控股的股份合作制新企业。各农场的二级企业通过抵押承包、股份合作、兼并联合、转让拍卖、抵押租赁等形式实行"国有民营"或私营,取得明显效果。直属供销、商贸企业以"两个置换"为主要内容的改制已基本完成,通过实行股份制和民营化改造,形成多个不同所有制、不同产权的经营实体。目前资产重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正在形成。
垦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并将有60%的农场在今年内完成公司制改造。
三、 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垦区的实际,海南农垦"十五"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01年底,建立起海南农垦集团公司,大多数农场初步完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造,在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上取得新的突破。到2005年,垦区国有经济战备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基本完成,经济布局和结构比较合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农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在垦区国内生产总值中,职工自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和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职工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垦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年平均递增10.4%;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比2000年增加40亿元;职工劳均收入达到12000元;垦区实现利润1亿元。
今年及"十五"时期,垦区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着力点是:抓住三个重点,推进四大改革,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发展六个新兴产业,实现七个根本性突破,达到六个明显变化。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农垦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趋向合理,使农垦强起来。二是增加职工收入,全面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职工富起来。三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把农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推进四大改革:一是组建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对农场实行公司制改革。三是对工业和直属公司实行股份制和民营化改造。四是对职工家庭实行两权改革。将土地使用权长期承包给转制职工,将橡胶等长期作物经营权长期承包或租赁给职工经营。
实施五大发展战略:一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二是民营以济发展战略。三是名牌精品发展战略。四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五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
发展六新兴产业:良种良苗产业;猪、牛、羊养殖业;以橡胶制品和水果加工为主的新兴工业;以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农场场部建设为主的房地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以市场流通为主的信息产业。
实现七个突破性发展:一是全面推进企业改革,积极进行全系统的公司制改造,力争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争在增加职工收入上取得突破性发展。三是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力争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全方位对外开放,力争在与国际市场接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力争在科技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六是面向社会,广筹资金,大胆进行农业现代化试点,力争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七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在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达到六个明显变化:农垦经济总量明显增强;职工收入明显增加;职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农垦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农垦社会明显进步。
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农垦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锐意开拓,团结奋进,为再造海南农垦的新辉煌而奋斗。道路上还将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农垦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锐意开拓,团结奋进,为再造海南农垦的新辉煌而奋斗。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再造海南农垦新辉煌
- 时间: 2001-11-28 09:10:36 作者: 海 南 省 农 垦 总 局 局 长 林 玉 权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