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合成橡胶是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它与天然橡胶一起构成橡胶加工行业的最基本原材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机械配件和日用橡胶制品等,其中轮胎制造是合成橡胶最大消费市场。合成橡胶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我国每一套合成橡胶工业生产装置建成于1958年,约晚于世界发达国家20年,经历了40多年发展的历程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力。2000年中国合成橡胶装置(包括SBS及丁苯胶乳)能力和产量分别达到108万吨/年和85万吨,约占世界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产量的百分之八,装置能力位居世界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俄罗斯;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表观消费量(包括SBS及丁苯胶乳)达150万吨,其中进口量达71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胶纯进口国。如按七大基本胶种计,中国的生产装置能力为92万吨,约占世界能力(1228万吨)的7%,消费量为88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811万吨)的11%,见表1:
表1 1999年世界及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和消费(万吨)
品种 BR SBR IR CR NBR EPDM IIR 小计
世界 299 501 139 31 61 114 83 1228*
能力 中国* 39.5 41 0 3.4 2.9 2 3 91.8
中国% 13% 8% 0% 11% 5% 2% 4% 7%
世界 195 323 29 32 84 60 811*
消费量 中国 32 43 5 3 2 3 88
中国% 16% 13% 16% 11% 3% 5% 11%
注:*七大基本胶种
二、中国合成橡胶工业现状
1、七大基本胶种中除异戊橡胶外,均能生产,建成了基本完整的SR品种体系,为今后进一步发挥国内合成橡胶技术优势、服务国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打下基础。我国已能生产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等六大基本胶种及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SBS,其总产量约占全国橡胶消费总量(包括天然橡胶)的三分之一左右。
2、顺丁橡胶生产技术自行开发,具有低成本扩能优势,经30多年的发展,顺丁橡胶已成为我国目前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合成橡胶品种,装置能力达39.5万吨,占世界总能力(300万吨)的13%,其中中石化集团公司有29万吨,仅次于BAYER,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质优价低而深受国外用户亲睐,最近数年的出口量逐年上升。
3、以引进技术起步的乳聚丁苯橡胶,采用国内技术和引进技术增加了溶液聚合丁苯橡胶生产装置,加上E-SBR的新建和扩建,装置能力从1995年的20万吨上升至1998年的41万吨,"九五"以来装置能力扩大了一倍,加上进口胶逐年上升,而出口量较低,导致国内装置开工率只在70%左右,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见表2:
表2 我国SBR供求状况(万吨)
能力 产量 开工率 市场占有率
1995 20 21
100% 76%
2000 41 29 70% 72%
4、SBS生产技术自行开发,已将技术出口至意大利和台湾,开创我国石化技术出口的先例,产量从1995年的2.1万吨上千至2000年的3.4万吨,是1995年以来国内产耗量增长最大的合成橡胶,加上从境外的进口量,其消费量已超过美国而据世界第一,见表3:
表3 我国SBS的生产状况
能力(万吨/年) 产量(万吨)
1995 2.0 2.1
2000 9.0 13.4
5、顺丁胶与丁苯胶的基本牌号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先进水平。据北京橡胶研究设计院测试分析,我国顺丁橡胶与丁苯橡胶的通用牌号产品质量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连续多年批量产品供给世界各地用户。
6、在80年代成立上海高化与POLYSAR(后转为BASF)胶乳分散体合资经营公司以来,台湾合成橡胶及道化学等境外公司又先后在国内建立中外外资企业,建成了合成橡胶装置,国内合成橡胶工业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
三、装置能力集中在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两大集团
中国合成橡胶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两大集团公司,其装置能力占全国的85%以上,其中中国石化集团装置能力为63万吨,仅次于世界最大的德国拜耳、美国固特异和意大利埃尼等公司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分布情况见表4。
表四 中国合成橡胶装置能力分布(万吨/年)
企业名称 总能力 SBR BR NBR CR EPR IIR SBS SB-L
全国合计 108.15 41 39.5 2.9 5.1 2 3 9 5.65
中国石化集团 62.65 19 27.5 - - - 3 9 4.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30.4 12 12 2.9 - 2 - - 1.5
集团外公司 15.1 10 - - 5.1 - - - -
四、建成了比较完整的SR产品体系
在上世纪60-80年代我国长期只生产顺丁、丁苯、丁腈和氯丁胶这4大基本胶种,90年代我国采用引进技术,建成了丁腈较胶、乙丙橡胶和丁基橡胶生产装置,采用国内开发技术建成了丁苯热塑性橡胶SBS,分别采用了国内开发技术和引进技术建成溶聚丁苯胶系装置,完善了合成橡胶的品种系列,九十年代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SR品种体系。主要品种进展。
五、形成各具产品特色的合成胶生产基地
我国已形成生产能力在10万吨以上的合成橡胶工厂5个,5万吨以上的合成橡胶工厂有5个,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见表6:
表6 中国合成橡胶主要生产厂及产品特点(单位:万吨)
企业名称 生产能力 主要产品 主要特点
1 燕山石化 21 BR、SBS S-SBR BR能力为全国最大,BR产品30% IIR SB-L 出口,国内唯一的丁基橡胶生产厂
2 齐鲁石化公司 17.5 SBR SB-L BR 国内SBR装置最大达13万吨,BR充 油胶已面市
3 高桥石化公司 12.8 BR、SB-L BR能力国内第二,国内最大丁苯胶 乳生产商
4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11 E-SBR、NBR 有NBR和ESBR两用生产装置,国内唯
EPDM SB-L 一的乙丙胶生产厂
5南通申华化工公司 E-SBR 1998年投产,台橡合资企业
6 巴陵石化公司 8 BR、SBS、BJS 已成为国内SBS最大生产厂
7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7.9 E-SBR、SBS、LG-BR 国内最大NBR生产商,软丁腈 装置2000年投产,目前国内主要充油ES-BR生产商
8 茂名石化公司 5 S-SBR、SBS、LG-BR 引进技术,1997年投产
9 锦州石化公司 5 BR BR能力扩大至5万吨,钕系BR产 品已试产面市
10 大庆石化总厂 5 BR 1998年投产
11新疆独山子化工总厂 2 BR 1995年投产
12山西大同化工厂 2.0 CR 能力扩大
13四川长寿化工厂 1.4 CR 能力扩大
14 青岛化工厂 CR 于1997年停产
六、新产品新牌号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合成橡胶工业采用国内开发技术和引进技术,建成了一批新装置,长期以来国内合成橡胶品种不全,牌号单一和状况有一定程度的发问,为国内橡胶加工用户选取用国产胶提供了方便。
九十年代我国合成橡胶新增的主要新品种如下:
1、丁苯橡胶(SBR)增加了溶聚丁苯橡胶家族,已在燕化茂名工业化生产,产品已在轮胎,胶鞋及胶管等领域应用。
2、聚丁二烯橡胶(BR)引进技术在茂名新增低顺胶,国内自行开发的齐鲁充油胶与锦州稀土胶已有产品供应市场,正获得越来越多用户欢迎。
3、吉化与兰化引进丁腈软胶生产技术,改变了我国只产硬胶状况,结合丙烯腈含量范围拓宽,方便用户选用,软胶将逐渐成为国内丁腈橡胶的主导产品。
4、吉化引进技术建成乙丙橡胶(EPR、EPDM)装置,并自行开发了数个适应国内市场需要的新牌号产品,产品正在管带、内胎、防水卷材及石油添加剂众多领域发挥作用。
5、燕化引进丁基橡胶(IIR)技术,国产丁基胶已面市,已大批量供国内外轮胎用户,产品已出口东南亚市场。
6、采用国内技术为主的SBS已成为能力仅次于丁苯与顺丁的国内第三大胶种,2000年产量达13万吨,已在制鞋,沥青改性,粘结剂等领域发挥作用。
七、国内能力和产量增长速度低于消费增长速度
随着我国橡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合成橡胶消费大国和最大净进口国,虽然我国合成橡胶的产量从1990年29万吨上升至2000年85吨,但消费量从1990年35万吨上升至2000年150万吨,由于国内能力和产量增长速度低于消费增长速度,合成橡胶进口量从1990年5.3万吨上升至2000年71万吨,国产合成胶市场占有率从1990年92%下降至2000年57%(表7,表8)
表7 国产SR市场占有率(万吨)
产量 进口 消费量 市场占有率
1990 290 53 350 92%
2000 850 710 1500 57%
表8 1990-2000年合成胶消费量及市场占有率(万吨)
年度 1990 1993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表观消费量* 35 53 78 94 103 104 138 150
其中:进口量 5.3 25.6 35.1 36.7 45.3 47.4 65.2 71
国产胶市场 92 73 64 63 59 57 55 57
占有率(%)
注:*国产胶市场占有率=产量/表观消费量
八、主要供制造轮胎用的通用胶种市场占有率较高
虽然总体上我国合成橡胶市场占有率为57%,但七大基本胶种的市场占有率仍维持在意80%(表9)。各胶种供求状况有较大不同,主要供轮胎用的通用胶种(SBR和BR)市场占有率较高(表10,表11),如国产顺丁胶市场占有率始终在90%以上,国产丁苯胶在70%左右。近年来引进技术建设的刚投产不久的国产乙丙胶、丁基本胶和丁腈胶的市场占有率还较低(见表12)。
表9 我国七大基本胶种供应状况(万吨)
产量 进口量 消费量 市场占有率
SBR BR IR 59.9 19.7 74.4 80%
其它* 5.0 11.4 16.2 31%
注:*包括NBR、CR、EPR和IIR。
表10 我国顺丁橡胶历年供应状况(万吨)
年度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产量 12.7 22.6 27.7 27.4 31.3
进口量 0.3 1.5 1.7 4.9 5.3
出口量 0.2 0.8 1.0 2.1 3.7
表观消费量 12.8 23.4 28.4 30.2 32.9
国内市场占有率 99% 97% 98% 91% 95%
表11 我国丁苯胶历年供应状况(万吨)
年度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产量 17.1 21.1 23.8 28.8 28.6
进口量 0.5 7.4 8.1 14.0 12.6
出口量 1.0 0.6 0.3 1.4 1.5
表观消费量 16.6 27.9 31.7 41.4 39.7
国内市场占有率 103% 76% 75% 69% 72%
表12 2000年我国合成橡胶基本胶种供需状况(万吨)
品种 BR SBR IR CR NBR EPDM IIR 小计
表观消费量 32.9 39.7 1.8 4.9 4.3 2.9 4.2 90.3
国产胶市场占有率 95% 72% 0% 63% 20% 25% 10% 71%
九、发展和展望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为代表的继续发展,国内合成橡胶的需求量仍将进一步增长。近几年来,我国采用国内开发或引进技术增加了一些新产品,为国内橡胶加工行业的原料国产化和橡胶制品升级换代提供了基本胶料保证,但总体上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尚未脱离产品牌号单一的状态,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整全盛橡胶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新牌号的开发力度,才能适应我国橡胶加工行业多元市场的需要,我国合成橡胶行业将紧紧围绕国内橡胶加工行业的用胶需要,不断推出适应市场要求的新品种新牌号。
1、调整合成橡胶产品结构,以适应轮胎子午化和橡胶产品高性能化发展的用胶要求,如增加不同充油量的丁苯橡胶、钕系聚丁二烯橡胶和低顺聚丁二烯橡胶增加卤化丁基橡胶及第二代溶聚丁苯胶等。
2、各胶种发展成系列化的产品,如锂系橡胶产品中,将溶液丁苯橡胶、SBS、SIS、高乙烯基、中乙烯基和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发展成产品牌号多、应用范围广的产品。
近期主要发展产品:
a:乳聚丁苯橡胶仍将是合成橡胶中产耗量最大的胶种,需要增加不同充油量的充油产量;新型的溶液聚合丁苯胶用于制作轮胎,具有节能与安全双重效果,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当前要密切用户衔接,针对不同用户制品性能要求进行产品开发,加强溶聚丁苯橡胶在轮胎、力车胎及制鞋等多方面的市场开发,为我国轮胎和橡胶制品走向世界开发更多适用的胶种牌号。
b:聚丁二烯橡胶重点不是增加能力,而将在增加产品牌号、调整产品结构上下功夫,如增加充油、稀土、低顺及高中乙烯基、氯化顺丁胶等新品种、新牌号。用不同的BR产品来适应轮胎、制鞋、塑料改性等不同专用胶料要求。
c:丁基橡胶增加卤化丁基胶新品种,以满足国内轮胎无内胎化气密层用胶的需要。
d:SBS是发展较快的热塑料性弹性体,国内生产厂家将进一步扩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粘结剂、道路沥青改性等非鞋用市场开拓,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进入新世纪,合成橡胶七大基本胶种中,除异戊胶外,我国均能生产,品种结构有较大改善,供给能力也有较大提高,但从世界合成橡胶总能力过剩以及国外厂商对中国市场的挤占和渗透来看,国内合成橡胶行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增大。为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我国合成橡胶行业将加倍努力。增强与国内橡胶加工用户密切配合,为增强国内轮胎工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而共同努力。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我国合成橡胶供求现状及展望
- 时间: 2001-11-28 09:16:4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null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