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近年我国炭黑进出口状况分析
  • 时间: 2001-11-28 09:34:36    作者: 郭隽奎    来源: 《中国橡胶》    点击:
  • 从世界范围来看,炭黑历来不是大宗贸易商品,主要原因是其表现密度很低,造粒品一般仅为260~400kg/m3,40英尺的集装箱,容积约67m3,仅可装载造粒炭黑18~22吨。由于其体积大质量轻,运费要占售价的1/3左右。因此,除了附加值很高的特种炭黑外,大多数橡胶用炭黑是不适合远洋洲际运输,大多在产地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就近销售。发达国家炭黑进出口量也分别只占其需求量的5%~8%。

    一、1997年是我国炭黑进口贸易转折点

    1990~1996年,我国一直是炭黑净出口国,即出口量大于进口量,每年出口量为1万吨-3万吨。1997年进口量与出口量相等。自1998年之后,我国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近年,炭黑进口量呈大幅攀升之势,1999年,炭黑进口6.1万吨,出口1.2万吨,净进口4.9万吨;2000年,进口8.3万吨,出口1.6万吨,净进口6.7万吨。我国炭黑进出口统计数据参见表1,我国近年炭黑进出口统计。

    表1 我国近年炭黑进出口统计 万吨

    年 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进口量 0.8 1.2 2.3 5.2 6.1 8.3

    出口量 3.4 2.7 2.3 1.7 1.2 1.6

    净进口量 -2.6 -1.5 0 3.5 4.9 6.7

    从表1可见,1996~1999年,炭黑出口量逐年递减,分别比上年下降20%、15%、26%和29%。1999年,出口量递减达到谷底,仅为1.2万吨。直到2000年,炭黑出口量行开始回升,约为1.6万吨,但仅为1995年的47%。同期,炭黑进口量却大幅增长。1996~2000年,进口量逐年递增50%、90%、126%、17%和36%。2000年我国炭黑进口量竞是1995年的10.4倍。

    二、近两年来的炭黑进出口状况

    1999年,炭黑进口量为6.14吨,出口量1.21万吨。2000年,进口量为8.32万吨,出口量1.58万吨。2000年与1999年相比,进出口量均大幅度增长率,进口量增长35.6%,净增2.18万吨,而出口量增长31.3%,净增0.38万吨。

    1999年炭黑月平均进口量在5000吨左右,出口量在1000吨左右。2000年,月平均进口量接近7000吨,出口量保持在1300吨左右。从这两年的统计数字看,似乎是在每年底(11月和12月份),炭黑进出口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当年月平均进口量增加25%~35%。

    表2 1999~2000年炭黑进口分地区统计 吨

    国家或地区 1999年 2000年 2000年进口量所占比例,% 2000年12月平均单价,美元/吨

    台湾 25393 29363 35.30 510

    韩国 16832 18627 22.39 630

    泰国 5837 6025 7.24 450

    伊朗 1432 6024 7.24 400

    澳大利亚 3429 5712 6.87 520

    日本 2492 4180 5.02 1682

    美国 1413 2362 2.84 1250

    俄罗斯 60 1812 2.18 420

    新加坡 1179 1529 1.84 850

    德国 392 1180 1.42 1660

    马来西亚 1536 1152 1.38 490

    乌克兰 0 1000 1.20 390

    加拿大 305 507 0.61 790

    印度 0 484 0.58 380

    其他 1071 3231 3.88 -

    总计 61371 83188 100.00 630

    1999~2000年,我国炭黑进口按地区统计数据示于表2,1999~2000年炭黑进口分地区统计。从表2可见,2000年我国从台湾、韩国、泰国、伊朗和澳大利亚进口炭黑,占进口总量的79%。其中,以台湾和韩国的进口量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5.30%和22.39%。从2000年12月份的进口炭黑平均单价来看,日本、美国和德国均在1200~1700美元/吨,多为特种炭黑,其余诸国或地区进口的多为橡胶用品种。

    1999~2000年,我国炭黑出口量按国别和地区统计结果示于表3,1999~2000年炭黑出口分地区统计。从表3可见,我国炭黑的主要出口地是香港、朝鲜和韩国。这3个地区占出口总量的70%左右。

    表3 1999~2000年炭黑出口分地区统计

    国家或地区 1999年出口量,t 所占比例,% 2000年出口量,t 所占比例,%

    香港 5073 42.10 5079 32.12

    朝鲜 2319 19.24 3856 24.38

    韩国 733 6.08 2184 13.81

    印尼 1006 8.35 927 5.86

    伊朗 197 1.63 624 3.95

    菲律宾 302 2.51 573 3.62

    日本 709 5.88 467 2.95

    泰国 427 3.54 397 2.51

    马来西亚 10 0.08 274 1.73

    其他 1276 10.59 1434 9.07

    总计 12052 100.00 15815 100.00

    2001年前4个月的进口统计数据示于表4,2001年1~4月炭黑进出口统计。

    表4 2001年1~4月炭黑进出口统计

    2001年 进口量,t 进口额,万美元 出口量,t 出口额,万美元

    1月 6094 366 1031 60

    2月 5730 370 1514 69

    3月 10101 587 1757 97

    4月 7426 480 991 63

    小计 29351 1804 5294 289

    从表4不难看出,今年前4个月炭黑进口增势不减,特别是3月份进口量大幅上升,比上年月平均进口量增加45%以上。

    三、进口量大幅增长的原因分析

    亚洲炭黑生产能力过剩是导致我国炭黑进口猛增的主要原因。以进口炭黑向台资橡胶企业供货,也是重要因素。我国炭黑进口关税的几次大幅度下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进口的增长,以前炭黑进口税率下调至10%,1997年4月,再次下调至6%。另外,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亚洲各国货币不同程度地贬值。以韩国和泰国为例,以危机之前的1997年6月的基准,至1998年底,分别贬值32.5%和30.0%。台湾新台币也相应贬值14.0%,而我国人民币保持坚挺。这无疑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提高了炭黑出口的价格竞争力。

    1.韩国和泰国炭黑能力严重过剩

    韩国近年橡胶用炭黑的生产能力、产量、国内销售量以及进口量统计示于表5韩国近年橡胶用炭黑供求情况。从表5可见,1997~2000年,韩国每年的出口量均为11万~12万吨,约占其产量的30%,除印尼和日本外,我国是韩国炭黑的第3大进口国。1999年,我国从韩国进口炭黑1.6万吨,而2000年接近2万吨。

    表5 韩国近年橡胶用炭黑供求情况 万吨

    项 目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生产能力 50.0 50.0 50.0 50.0 51.0

    产量 35.0 42.7 40.0 43.3 45.0

    国内销售量 29.0 29.0 27.0 29.8 31.2

    出口量 5.6 11.6 11.0 11.6 12.1

    进口量 0.03 - - 0.05 0.10

    泰国2000年炭黑生产能力为21万吨,国内需求量仅为11.6万吨,能力过剩约10万吨.近两年,泰国向我国每年出口炭黑约0.6万吨.

    2.台湾炭黑主要供应台资橡胶企业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的发展,台湾橡胶业纷纷在祖国大陆投资建厂。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台湾橡胶业在大陆投资总金额已突破4亿美元。目前,台湾正新工业、建大工业、泰丰轮胎及南港轮胎等公司均在东南沿海地区设厂并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另外,安固、立新和顺东等公司也正在大陆建厂或洽谈建厂事宜。这些台资橡胶企业,在岛内历来使用中橡公司的炭黑,来大陆投资建厂后,中橡公司自然要与他们保持炭黑供货关系,占领这部分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炭黑在进口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