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马年预测】亚洲经济明年料将跟随欧美复苏而温和成长
  • 时间: 2001-12-19 08:26:5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亚洲经济三年来的第二次衰退似乎已近尾声,但投资人对出口复苏的力道和日元大幅贬值风险的疑虑,意味著该地区的多数国家经济在2002年仅会出现温和成长。

      乐观的看法是,美国资讯科技(IT)市场需求的复苏将有助于亚洲国家出口的回升,而这些视美国市场为生命线的国家今年遭遇了至少15年来最糟糕的出口下滑局面。而明年这些惨痛的记忆将逐渐被抹去。

      近期公布的有关亚洲国家贸易和美国制造业订单的数据使分析师愈加乐观的认为亚洲经济已经触底回升,而明年第二季亚洲出口数据有望恢复成长。

      东京一桥大学经济学教授伊藤指出,当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在2002年下半年有望恢复成长后,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其他地区也有可能跟进。

      美国仍在逐渐消化网路泡沫时代对IT产业的过度投资,部分银行相信,亚洲需要到2003年才能盼到真正的经济复苏。

      例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预计美国设备投资在2002年将进一步下滑10.1%,并表示这将使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最高为4.5%,较今年的3.7%温和上扬。该投资银行预测2003年将为成长5.9%。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则较为乐观,预计2002年将由今年的3.5%上升至5.0%,部分受惠于已在进行中的重要货币和财政振兴措施,低廉的油价和重新建立库存。

      但因为亚洲对外部事件极为敏感,雷曼兄弟的经济分析师苏巴拉曼(Rob Subbaraman)和佩里(Graham Perry)表示,他们预测数据所存在的风险较往常为大。

      **打铁需趁热**

      分析师指,比复苏时机更重要的是亚洲各国当局是否能够实施改革,降低经济对出口荣枯循环的依赖性,从而推动下一波的经济复苏。

      在1999-2000年之间,未能趁经济的强劲增长之际,实施亟待进行的银行和企业改革,显示多数国家无法依靠自身国内的需求以减缓出口缩减带来的压力。

      德意志银行在香港的首席亚洲经济分析师斯宾塞(Michael Spencer)称:"亚洲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令其经济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斯宾塞在该行的亚洲2002展望报告中称,亚洲的这一"缺点"在未来的两年中将成为一有利条件,随著出口的复苏将带来收入的大幅增加。

      他表示,东亚国家将必须比过去更勤奋才能达到与以往相同的成长速度。

      **中国巨龙开始苏醒,日本却陷入困顿**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增强,而这条巨龙的崛起将使其他亚洲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

      摩根士丹利经计算后指出,1990年代中国在亚洲总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每年都增加0.66个百分点。该公司预期,这个数字有望在未来10年扩大至1.2-1.5%。而中国的出口值也有望成长四倍达到每年1兆美元。

      一大学教授指出,在东南亚国家能够提供的产品中,中国几乎都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并提供。"中国和印度的竞争力将使东南亚国家面临不利的处境。" 但令各国政府头疼的是,亚洲目前陷于中国低成本的打击和日本竭力摆脱通缩和经济衰退努力的双重夹击之中。日本方面甚至不惜大幅推低日元汇率,以刺激出口,提高进口产品价格。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谢国忠认为,日元大幅贬值将是2003年亚洲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周一日元兑美元周一触及38个月低点128日元。

      许多分析师认为,在1997/98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元大幅下滑为日本出口商自亚洲竞争者手中夺回市场份额贡献良多。

    谢国忠在最近一份给客户的报告中称:"由于日本的出口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7%,因此要解决通缩问题所要求达到的贬值幅度将是惊人的,而且这可能引发亚洲其它国家货币的竞争性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