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十五”计划开局良好。
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经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据预计,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6450亿元,比去年增长7.4%。经济总体效益不断改善。1至10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647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增收2568亿元。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计上涨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4%。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4%以内。国际收支状况良好,10月末,国家外汇储备2030亿美元。
在总结今年取得成绩的经验和原因时,曾培炎说,坚持扩大内需为主,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今年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保持了必要的力度,这对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至关重要。从今年的情况看,扩大内需有着明显的特点:把增发国债和扩大社会投资结合起来;把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从第一产业看,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中西部粮食主产区积极发展优质和专用农产品,促进主要农作物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从第二产业来看,启动了一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国家以少量国债资金吸引了近2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向高技术产业。从第三产业看,在一些传统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新兴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同时,以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为重点,地区经济结构逐步调整;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结构逐步调整。
不断深化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全国计划系统进一步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在8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粮食主销区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继续完善价格机制,放开和下放了一大批商品和服务价格;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研究提出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沉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减速、国外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扩大出口,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至10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9%,其中出口增长6.1%。同时,抓住外商看好中国市场的机遇,加强了吸引外资工作。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594亿美元。
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增添了内在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多渠道增加投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努力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国扶贫资金规模达到300亿元左右。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今年中国经济保持快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势
- 时间: 2001-12-04 08:33: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新华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