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进一步搞好垦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更加富有成效?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探索今后农业发展趋势,笔者仅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面来阐述五个原则:
一、要坚持以潜在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如何以市场为导向?笔者认为,必须全面了解市场,这里说的全面了解市场,不只是了解本地目前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价高,什么产品滞销价低,而是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全面了解,即对本地、省内、国内、国际市场和目前市场、未来市场的了解。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潜在市场即还未开发出来的市场进行了解研究,根据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空间而选择发展产业。因此,我们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在建立全面了解研究这些市场的基础上,决不能只看到目前市场上什么价高,赚钱多,就大力发展什么,这样就有可能失败。特别是大规模调整种植某一作物,更要慎之又慎。如果是发展大面积的长期作物,还必须在调查多方市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未来市场和潜在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卖得好价。当然,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加上人的观念受到时空的限制,某一时期由于对市场开发认识不够,可能使本来供小于求的产品滞销价低,但只要通过努力开拓市场,是完全可以解决的。以市场为导向,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如果你产品产量不多,或者保鲜技术解决不好、运输条件差时,就得以本地区、省内或本省周边市场的行情去作决定。我在金鸡岭农场工作时,该场十七队和十八队都种菠萝,且数量都不很多,他们就以占领定安县城为主,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使产品赶在市场货缺价扬时上市,两个队采取乙烯利催花的办法,使产出期一前一后,由于人无我有,产品一上市就占领市场卖得好价。所以,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顺应市场,而且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去控制市场、拓展市场,挖掘潜在市场,预见未来市场,把握近期市场和瞄准长远市场。
二、要坚持优质高效、人有我优的原则
坚持优质高效就是要做到品种优良,管理要优质,并通过这“两个优”,获取最高效益。首先是品种要优良优质。如何选择优良品种?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⑴一定要根据植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先择优良品种。有的优良品种,在这个地区可能是优质高产的,而到了另一地区就可能变为低产劣质。这就是“江南是蜜橘,江北变酸枳”的由优变劣的现象。因此,在大面积推广种植某一外地优良品种之前,一定要经过本地试种,来鉴定其在本地是否也优质优良,否则就有可能失败。(2)要尽量遵循市场需求时间选择早熟或迟熟的优良品种。常言道,“物以稀为贵”,早熟品种由于上市早,出产时产品少,就会卖到好价钱。例如海南南部地区的芒果,一般都比其他地区的芒果早熟半个月至一个月,所以海南南部的芒果都能卖到好价。根据“物以稀贵”的准则,迟熟品种也有可能卖到好价。因为大批量的产品已经过去了,迟熟产品量少,就成了珍稀产品,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例如南滨农场今年春的反季节瓜菜,早出产的卖到好价,晚出产的价格也高。(3)要注意因人选择优良品种。例如具有较多科技知识的细心人,可选用科技含量高的特优品种,以求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那些科技知识较贫乏、较粗心者,则选用比较粗生粗长容易管理的优良品种。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因地制宜地种植作物,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省农垦总局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总局经过信真深入地调查研究后,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作出了橡胶往中西部转移;在保亭、乐东等市县的农场中建立5万亩的红毛丹基地;在三江湾建立2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在红泉、广坝创建2万亩的香蕉基地等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这是符合垦区的生产环境、条件的正确决策。作为农场应在这个大的框架下,根据自己农场小范围的生产环境和条件,作出正确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但能顺利有效的进行,而且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四、要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原则
世界发展农业的经验已充分表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原则,就要努力做到农业产业化。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从而改造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之和国内外市场接轨,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使之进入市场经济大循环圈,彻底解决农业生产率低和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大家都很清楚,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际是科技的竞争。科技不仅是搞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果如何,很关键的一点是看能否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业的增长能否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农业产品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垦区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出路所在、希望所在。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才能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近几年来,我们农垦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十分迅猛,但是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自然生态的保护方面,还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和注意,这就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例如为了扩大农经作物种植面积而砍伐林带,缩小了林地面积;由于养猪、养牛等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较低,造成畜牧业萎缩,使优质有机肥减少,农作物几乎靠施用化肥;又由于种植某种作物有利可图,就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其结果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有机肥含量低,地越种越瘦,防风林残缺不全,防风作用减弱,造成水土流失,水源减少,所有这些,我们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应物别注意。(叶孙民)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要坚持五个原则
- 时间: 2001-12-06 08:27:0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