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低温寒害次年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橡胶生产的影响
  • 时间: 2001-12-07 08:44: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云南热作科技》    点击:
  • 黄文龙,陈瑶

    (西双版纳州气象局,云南 景洪 666100)

    中图分类号:S794.107; S42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9-1335(2001)03-0010-04

    低温寒害是云南橡胶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1999年12月20日~30日,西双版纳遭受了近20年未遇的强降温天气过程袭击,景洪、勐腊的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在27日,分别为1.9℃和1.1℃;最低气温≤5℃的日数,景洪有6d(24~29日),勐腊有7d(23~29日);最低气温≤3℃的日数,景洪有4d(25~28日),勐腊有5d(24~28日)。12月26~27日,景洪连续2d出现经霜,由此结束了景洪终年无霜的历史。因此,无论是温度指标,还是持续时间(3d以上),均达到了特重寒害的标准。其降温强度,景洪与1973/1974年相近,勐腊比1973/1974年略高[1]。本文应用景洪、勐腊、勐海国家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并经橡胶生产调查,对西双纳版低温寒害次年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橡胶生产的影响作分析如下。

    1 2000年西双版纳的主要气候特点

    2000年,80年代以来强度最大的拉尼娜事件在5月份基本结束,又逢太阳黑子峰值年的影响,西双版纳气候异常。

    1.1气候概况

    1.1.1气温

    景洪、勐腊年平均气温属正常,勐海属偏高,全州各地在18.9~22.4℃之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3~0.6℃,但与1999年相比景洪偏高0.1℃,勐腊和勐海均偏低0.2℃(表1)。年内月平均气温景洪2月和12月特高,5月特低;勐腊12月特高;勐海1~2月、4月和12月特高,其他月份全州各地均在偏高至偏低的范围内。

    表1 2000年全州各地气温概况

    项目 年平均气温 气温 比历年 比上(℃) (℃) (℃) 最热月(℃/月) 最冷月(℃/月) 年较差 年平均最高 最低(℃) (℃) 日较差(℃) 年极端最高 最低(℃) (℃) 极差(℃)

    景洪 22.4 0.3 0.1 25.8/8 16.7/1 9.1 29.5 18.2 11.2 36.2 7.3 28.9

    勐腊 21.7 0.5 -0.2 25.2/8 16.1/1 9.1 28.6 17.8 10.8 34.1 7.4 26.7

    勐海 18.9 0.6 -0.2 22.6/6 13.2/1 9.4 25.8 14.4 11.4 32.6 2.3 30.3

    1.1.2降水

    年降水量全州各地时空分布不均,景洪为991.7mm,勐腊1979.8mm,勐海1578.5mm,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景洪偏少14.6%,勐腊、勐海分别偏多30.7%和19.3%;与1999年相比,景洪偏少0.9%,勐腊和勐海分别偏多32.2%和22.7%。其中,勐腊年降水量比1978年的1943.9mm多35.9mm;勐海比1970年的降水量偏少63.1mm,成为降水次多年。年内,雨季(5~10月)降水量,景洪、勐腊、勐海分别为902.8mm、1703.3mm 和1452.7mm ,占年总量的91%、86%和92%。其中,主汛期(6~8月)降水量,景洪、勐腊、勐海分别为522.8mm 、1022.0mm 和959.7mm ,占年总量的53%、52%和61%。

    1.1.3日照

    年日照时数景洪、勐腊、勐海分别为2288.3、2006.1和1919.9h,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景洪、勐腊分别偏多5.2%和9.2%,勐海偏少7.0%;与1999年相比,景洪、勐海分别偏多3.2%和3.7%,勐腊偏少1.6%。年内,景洪仅有3月、5~6月和9月四个月日照偏少,勐腊仅有2月和5~6月3个月日照偏少,而勐海只是1月和11月比常年日照偏多。

    1.2气候特点

    1.2.1天气忽冷忽热

    西双版纳1999年12月底出现强降温后,气温回升很快。2000年1月平均气温景洪和勐腊偏高,勐海特高;2月平均气温勐腊偏高,景洪和勐海特高;3~4月的月平均气温全州各地有所差异,景洪为偏低和正常,勐腊为正常和偏高,勐海为偏高和特高。其间,2月下旬全州各地出现降温过程,2月24日景洪、勐腊、勐海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3.3 ℃、32.0℃和28.5℃,3月1日分别降至17.7℃、14.4℃和14.3℃,降温达14.3~16.6℃。到了秋季,10月份全州气温偏高,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同期偏高0.9~1.0℃,10月30日全州开始降温,11月3日降至最低,景洪、勐腊、勐海的最低气温分别为11.0℃、11.4℃和5.5℃,降温幅度8.6~9.7℃。11月初出现强降温天气在西双版纳较为少见。然而,12月平均气温景洪、勐腊、勐海分别为18.6℃、17.8℃和14.8℃,比历年同期偏高2.1~2.5℃,比1999年同期偏高达4.0~4.1℃,出现了少有的暖冬天气。

    1.2.2该热不热该冷不冷

    西双版纳各地常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份,最热月出现在5、6月份。2000年极端最高气温,景洪为36.2℃(4月3日),勐腊为34.1℃(4月30日),勐海为32.6℃(4月10日),与历年相比都不算高,其中景洪比1999年的37.1℃还偏低0.9℃。早到的雨季及持续多雨,使全州5月平均气温在特低至偏低范围,与历史同期平均值相比,景洪偏低1.6℃平1956年的该项最低记录,勐腊偏低0.7℃为历年第三低,勐海偏低1.0℃成为次低年。景洪和勐腊的最热月出现在8月份,也比较特殊。

    1.2.3单点性暴雨突出

    年内,景洪共出现8场大雨,无暴雨;勐腊共出现15场大雨、7场暴雨(属大雨、暴雨偏多年份);勐海出现14场大雨、4场暴雨。出现大雨、暴雨时,常以单点性为特征。如7月12日夜间,景洪只下了零星小雨,勐腊降水2mm,勐海雨量达49mm。7月16日夜间,景洪无降水,勐海降水也只有3mm,勐腊却了80mm的暴雨。

    2 2000年西双版纳气候对橡胶生产的影响

    橡胶产量的高低是由土壤、胶树品系、割胶技术、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同时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2000年西双版纳气候条件对橡胶生产的影响,属利少弊多,干胶产量因此受到了影响。当年全州农垦系统橡胶开割面积4.92万hm2,年产干胶95649t,单产1943.7kg/hm2,与1999年相比干胶减产580t,单产减少29.25 kg/hm2。

    2.1有利气象条件

    胶乳产量在一年内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是橡胶开割以后的3~5月上旬(4月最高),第二高峰期是9~11月(10月最高 ),这与西双版纳干雨季分明和气温日较差大(一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特点有关[2]。近年来,随着防雨帽技术的应用,使汛期下雨对产胶的影响有所减少。在产胶第一高峰,气温日较差大利增产,春雨好可增产5%左右,不利气象条件是出现高温天气使阻塞指数增加或出现严重白粉病危害。2000年,西双版纳春雨好,3~5月的降水量全州各地在237.8~406.6mm之间,比历年同期偏多15.9%~48.9%,以及≥35℃高温的高温日数,景洪、勐腊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4d和8d,而2000年景洪只出现7d,勐腊未出现,白粉病危害也不太突出,故对产胶有利。此外,7、8月间景洪、勐腊日照偏多,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不突出,秋季(9~11月)无三秋连阴雨并出现了暖冬天气,胶园普遍在11月底停割,比常年橡胶割期推迟10d左右,对增加橡胶产量也是有利的。

    2.2不利气象条件

    2.2.1受低温寒害的影响

    在1999年底的寒害中,尽管西双版纳垦区积极采取熏烟等综合阴谋诡计寒措施,但不少地方的橡胶树仍出现暴皮流胶,定植在低洼地段的胶树有的被冻死,橡胶幼林普遍出现强制性落叶,成年胶林也有强制性落叶现象。寒害的滞后影响,使2000年橡胶开割期普遍推迟。景洪市嘎晒镇近万亩民营橡胶和东风农场在3月15日开割,勐腊农场的开割期比上年推迟了近10d,勐醒农场在3月18~22日大面积开割,比上年推迟了14d(另外有12万多株橡胶树在6月下旬才开割),大渡岗茶场的橡胶在4月20日开割,比上年推迟将近一个月,受灾严重的黎明橡胶分公司于6月19日才统一出胶,比常年橡胶开割期推迟长达3个月之久。由于受害影响,有的地方则整个林段叶量只有往年50%左右,仅勐腊农场就有1万多株胶树全年无法开割。

    2.2.2受降水偏多的影响

    2000年,西双版纳雨季来得早,雨季开始整齐,全州各地雨季于4月26日和27日先后开始,比常年雨季开始期提前15~23d。雨季结束不整齐,景洪于10月1日结束,属正常稍偏早;勐腊、勐海分别于10月26日和11月1日结束,属偏晚。雨季长度,景洪为157d,勐腊为183d,勐海为188d。年内,5月中旬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景洪、勐腊偏多1.8倍,勐海偏多2.2倍(创下历史最多记录)。主汛期(6~8月)雨量高度集中,勐腊、勐海降水较历年同期偏多达22.9%和34.6%。7月份,勐海≥25mm的降水日数达8d,比1964年同期的7d还多1d,创下该项目的最多记录。在8月28日至9月4日的8d时间里,勐腊共出现4场大雨、2场暴雨,大雨、暴雨如此集中也十分罕见。雨季中的大雨、暴雨造成很多胶树翻根倒树非常多,并严重影响开割刀次。据了解,管理比较好的,年割胶天数也只有230d。

    2.2.3受日温差小的影响

    气温处于适宜排胶的范围内,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相对较高,胶树光合作用强,而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干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橡胶增产。反之,气温日较差小,不利于橡胶增产。2000年,景洪除了8月和11月的气温日较差比历年同期分别偏大0.3℃和2.2℃外,其他各月均为偏小,其中3~5月偏小达1.6~2.6℃;勐腊除了7月、8月和11月三个月气温日较差比历年同期分别偏大0.1℃、0.4℃和1.5℃外,其他各月均偏小,其中3~5月偏小达1.5~2.3℃,这显然对产胶不利。

    2.2.4受大风等其他气象灾害的影响

    2000年4月下旬以后,西双版纳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4月23日、29日和5月1日,勐腊农场二分场、景洪农场一分场和勐养农场等地先后遭到大风、冰雹袭击,不少橡胶树被大风吹断,有的被连根拔起,使生产受到一定损失。年内,本垦区橡胶树白粉病防治及时有效,加之雨水好,胶树枝繁叶茂,结果多而饱满,以致造成果害。据勐捧农场三分场调查,10颗橡胶籽重0.35kg,截止6月30日该分场开割橡胶树果害1~6级到倒伏、断倒等到共1889株,其中1~4级736株,5级到断倒等报废达1380株,预计仅此一项当年损失干胶至少在10t以上。此外,年内垦区还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橡胶树小蠹虫危害,勐腊农场一万多株胶树被毁坏,勐满农场八分场501株胶树因此被砍伐。11月上旬的降温过程,使割龄在2~3年胶树停割,对胶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3小结

    (1)成年胶林在遭受特重低温寒害后,即使后期气温偏高,由于胶树在寒害中受到生理损伤,也会使开割期推迟,而推迟时间的长短与遭受寒害的程度以用所处环境的热量条件有关。

    (2)遭受特重低温寒害有利于橡胶树落叶,使次年橡胶树白粉病发病较轻,但有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小蠹虫危害。

    (3)遭受特重低温寒害后,即使采取以肥换胶、割制改革等综合管理措施,仍会造成干胶减产,但其损失不是很大。1999/2000年低温寒害造成的减产幅度为0.6%,说明成年胶园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