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海南瓜菜运销商王美志访谈
  • 时间: 2002-01-14 08:11:57    作者: 张惠宁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那些瓜菜运销商在海南被认为是最了解瓜菜市场的人,他们掌握着海南瓜菜外销渠道,他们的眼光、魄力和对市场的认识和分析,都可能决定着整个海南瓜菜的命运。澄迈瓜菜协会会长王美志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他以前是海南的一个普通农民,而现在他家在全省放种了1万亩的冬季瓜菜,他担任会长的澄迈瓜菜协会,统率着澄迈80%的瓜菜天下,打开了包括西北、东北甚至西藏在内的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瓜菜市场。以下是记者日前对他的访谈。

    记者:听农业厅的人讲,您很早就开始在海南搞瓜菜运销了,那么当年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王美志:我是农村人,家就在澄迈县金江镇附近的南口村。1987年,我种了五六亩的冬瓜,我们附近的几个管区都种了一些,加在一起有几百吨。可冬瓜到了可以收购的时候,却没人要。那时整个地区都没有一个老板来,瓜就那样扔到地里,大家干瞪眼看着它就要烂,我一狠心,就告诉老百姓说我帮他们收,第一次大概收了20吨左右。其实我也根本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只是我听金江镇一位去过上海的人说,上海的冬瓜好卖。我就找了一辆日本大卡车,跟司机讲好价钱就上路了。当年我和司机都是第一次出海南,在路上三天四夜,我几乎没睡,因为不敢睡觉。那时候就怕卖不出去,我身上仅带了300元钱,这钱是用来给司机一路上买饭吃的。如果卖不出去,回来肯定是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可那时心里想,拉出去亏了就亏了,挣,即使是挣到够路费也可以,反正冬瓜烂在地里也是烂,而我就是要闯出一条门路来。没想到了上海北市场,我拉去的冬瓜当天晚上一下子就全卖完了。我马上打电话给金江镇,请求带话给家里人,让家里人马上去收购冬瓜,每天发一辆车上来。那时我总共收购了几十万斤,在上海卖了十几天。我记得那时海南收购价是8分钱到一角钱,卖到上海就是七、八毛钱。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内地会有那么大的市场。

    记者:您现在跑了十几年的国内市场了,对于海南的瓜菜在国内参与竞争,您觉得有一些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出来?

    王美志:我觉得首先品种要对头,一定要不断挑选适销对路的品种,再不断地把差的品种淘汰。今年什么品种在市场上销量好,我就会考虑明年种植。我是经常到市场上看的,哪种品种好卖,就买种子回来做试验,我每一年都要搞几亩地选几个新品种试验。去年,我种了一种新苦瓜,今年卖到长沙,就要比我们本地苦瓜高5毛钱。今年我种了一种新萝卜,叫温州盘菜,原产地是西宁,浙江人引进的。

    其次就是管理技术要好,要追求瓜菜的质量,如果只是品种好,技术不好,管理不好,瓜菜的质量也同样会差卖不出好价钱的。山东和华东地区的棚菜发展很快,像同样品种,他们的瓜菜肯定价格要比我们贵,因为他们瓜菜比我们新鲜。所以,海南瓜菜一定要追求质量,比如说树立无公害这块牌子。我们协会发种到哪里,也把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名字发给农民,不让农民使用这些农药。我们还经常要检查,有发现使用了高剧毒农药的,就不收购。另外海南瓜菜的包装需要马上改进,质量好,包装不好,也卖不出好价钱。现在我们海南的瓜菜包装主要用萝筐、麻袋、纸箱,不如内地省份。他们的不少瓜菜都用纸箱再套薄膜袋,包装很整齐。

    记者:澄迈属于海南岛北部地区,今年澄迈瓜菜上市怎么比南部地区还早

    王美志:瓜菜什么时间上市,这取决于市场的变化,你要会抓住市场的空间,然后决定自己下种的时候。2000年,澄迈就比三亚、陵水、东方等南部的瓜菜晚上市,结果卖到了好价钱。去年11月3日,我们第一车瓜菜运往杭州,比南部早上市,又卖了好价钱。我们并不是盲目的,这是我们了解市场的结果。我们与全国各地的运销商都有联络,每天打电话给这些运销商,随时掌握两广、福建、安徽、湖南和山东等瓜菜种植面积和供应市场的情况。我们还要通过种子公司了解这些地方的种植情况,结合气象预报,以此确定从北到南的市场上,什么瓜菜在什么时候会出现空档期,我们适时种上这个时候上市的瓜菜,所以效益比较好。今年由于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两广地区瓜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海南瓜菜销量看好。

    记者:你们现在已经成立了瓜菜协会,而且掌控着内地很大的市场,这意味着你们每年有大量收购,能否和我们谈谈你们这个协会在海南是怎样进行瓜菜收购操作的。

    王美志:我们这个协会是在澄迈政府支持下成立的,现有120个会员,澄迈80%的瓜菜由我们协会会员发种子给农民种。2000年12月28日成立协会后,外运的瓜菜,我们统一发车调度。避免因为一、两个人货少,货不够一车的情况,也是为了避免一定的风险。协会会员多人交流,共同分析市场研究对策。对农民,我们协会每个人都至少拿几万元种子先给农民种,好多种子是一分钱不收的,这样发种子,当然风险,但你不发种子,就没有那么多货来收。我们还与农民签定保护价订单,提供技术,这样农民种植积极性就稳定。今年我们第一批订的保护价收购地有两万多亩。凡是给农民承诺保护价收购的,我们都要兑现。前段时间下雨,瓜菜运到上面就烂了,我们协会每天仍然要收瓜菜,如果协会有人违约,我们就开除他出协会。很多人也怕被开除出去的,因为在协会里,像货发不出去,需要什么品种等等许多事情,协会都会出面帮你。而我们强调一定要兑现收购,是因为你只要停一个星期不收,麻烦就大了,农民听你的话,种出来的瓜菜,如果你不要,农民第二年可能就不信任你了。所以即使是放在外县种的,也是一样要收完。前段时间,下了十几天的雨,我光种子就亏了十几万。这是天灾造成的,没有办法,其实只要农民能够种出来了,就不会亏,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市场。

    近段时间,内地的瓜菜价格看涨,我们的收购价也相应上扬。在销地瓜菜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只按保护价收购绝对不行,种瓜菜的老百姓心里也很清楚,他们通过各乡镇的代收户,也能获得销地的行情,蒙不住他们。价格高于保护价时,收购时只能随行就市,否则很有可能收不到货。

    我们是这样做到了,但是,有时候发生的一些事情令人殆料不及。今年,我们协会会员与邦溪农场瓜农签定了2000亩的保护价合同订单,由我们放种子给瓜农种。我们给辣椒的保护价是每市斤0.5元,现在我们愿以0.85元收购。协会的王俊佳在邦溪农场放种种了500亩瓜菜。去年12月29日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有7000-8000斤瓜菜要运走。谁知我们等他到晚上12点,人还没回来。凌晨两点,他哭着打空车回来了。原来是农场不让他们收购,说不管是谁放的种子,一律只能由农场以0.6元钱来统一收购。结果他一天亏损一两万(编者注:人民日报1月4日以《农场强行收瓜菜菜农流泪拔瓜苗》报道了此事)。这件事目前还没有解决。我想如果这种情况在海南经常出现的话,肯定能把外面瓜菜商都给气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