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海南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使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新的一年,面对入世所带来的历史机遇,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将如何开始新的征程?
扩大开放加速发展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一直是推动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争取一个更快、更稳的发展速度,全方位扩大开放,多元化增加需求,仍然是海南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方位扩大开放,我们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WTO规则要求,规范我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其次,要以入世为契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利用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国科园和其他港口加工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发挥区内政策优势,加大产业对外开放力度,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建好“琼台农业合作示范区”,争取在引进世界500强大企业上实现零的突破。
引进消费增加需求
多元化增加需求,是促进我省经济适度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大力拓展投资需求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海南是典型的岛屿型经济,岛内自身消费市场潜力有限。因此,我们要突出海南优越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做好引进消费需求这篇大文章。
今年要继续加大处置积压房地产的力度,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此外,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发挥本地产品的比较优势,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进一步提高为出口企业服务的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特别是要尽快建成农业部确定的海南岛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促进畜禽产品、水产品出口生产基地迅速壮大。
整合优势增进效益
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调动各种有利因素,整合产业优势,调整不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培育特色经济,真正把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是实现新的一年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半壁江山”。要继续推广和完善“公司+农户”模式,构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新格局,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速发展特色海洋产业,在海洋渔业、海洋天然气加工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上运输、海洋旅游等方面,尽快形成强大的海洋产业群,加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进程。
旅游业要在完成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调整旅游布局,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开发三亚国际滨海旅游城建设和海口琼州海峡度假区建设,继续扩大琼海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区的规模和影响力,积极发展以五指山为中心的中部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推进西线和西沙旅游开发,尽快形成南北呼应、特色突出的海南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增强海南旅游业的精品效应和名牌优势。
工业是海南的产业“短腿”,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实现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两大战略重点。发展适合海南省情的新兴工业,要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工业。二是依托港口等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国内外大型工业项目进区落户。三是通过上市、并购、联合、重组等途径,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四是全面清理重组国有工业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优化环境加快发展
省委已经确定,今年要将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
我们必须尽快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执法监督和维护市场秩序”上来,切实解决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严格规范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行政府“阳光作业”;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的各项具体制度。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今年还要继续抓紧,要加强对土地市场、农资市场、建筑市场、旅游市场、金融市场和文化市场的整顿,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2002年我省经济工作展望
- 时间: 2002-01-14 03:07:34 作者: 黄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