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轮胎生产国,2000年轮胎产量超过1亿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由此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近3000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都能见到绵延上千米、像小山一样的废旧轮胎堆积点。近来我国政府加强对汽车工业的支持力度,产生的废旧轮胎数量更是暴增。如何利用好废旧轮胎已成为我国政府、特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列入21世纪的一项重要议程。
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每年约有10亿只轮胎报废,其中能够得到翻新利用的只占15%-20%。为此,许多国家同样在千方百计为废旧轮胎寻找出路。
有趣的是,翻新旧轮胎其实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记者走访了汽车工业协会、中国轮胎翻修协会的几位专家和负责人,他们谈到,世界上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用高温处理废旧轮胎,而是积极提倡废旧轮胎翻新,也就是对轮胎作一定的技术处理,覆上一层新胎面。翻新如故,而轮胎的各项功能保持不变。据了解、一条新胎的成本约有70%花费在胎体上,只要适当维护保养,翻新轮胎可使投资得到充分利用,像货车的轮胎就可以翻新好几次。而且生产一条新胎所耗费的石油,与翻新一条同样的轮胎所耗费的石油之比为7:2,也就是说,翻新旧轮胎的成本还不到生产新胎的三分之一。
那么翻新的轮胎质量如何呢?
专家们一致认为,翻新胎可以按照新胎同样的速度行驶,在安全、性能、舒适程度上都不亚于新胎。在美国就早已广泛使用翻新的废旧轮胎,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仅此一项的价值能够达到20多亿美元。
废旧轮胎的可观价值,不仅体现在可以翻新再利用上,而且还可以将旧轮胎进行再生胶的生产,也就是将废旧轮胎粉碎成为胶粉,再以胶的形态进行二次利用。这样生产出来的精细胶粉可谓市场前景无限,比如可以运用到轮胎市场,用胶粉再铸成新的轮胎;运用到橡胶砖市场,在体育场内铺设橡胶砖、橡胶地板、跑道、草坪;运用到高速公路市场,铺设胶粉沥青路面;运用到防水卷材市场,为桥面、人行路面、公路增设分流路障;以及运用到高分子复合材料市场等。
应该看到,利用废旧轮胎生产制造胶粉是具有极大商业机会的绿色环保产业,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工艺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废旧轮胎属于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但利用废旧轮胎生产胶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尤其在中国,发展胶粉工业更具有一层吸引人的市场价值:我国是一个橡胶应用大国,橡胶的年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橡胶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年消耗量的45%左右需要进口,而且短时期内不会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最近几年,中国的胶粉工业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设备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自主开发的胶粉生产技术大致可分为低温粉碎法和常温粉碎法。国内研发的液氮冷冻法精细胶粉生产线,每千克80目以上精细胶粉仅耗液氮0.232千克,比国外同类技术工艺要低得多。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609所率先成功开发出空气冷冻法制取胶粉的生产装置,以空气替代液氮作为冷却介质,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省了能耗,而且解决了液氮在存贮和运输方面的不便。无铝博大橡塑粉体技术公司更是在国际上首创常温粉碎法,在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生产线上均有创新,获得"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常温粉碎法的特点是设备前期投资低,生产成本低,维护也相对简便,因而更加为市场所看好。截至目前,我国在常温粉碎领域已经取得了多项专利成果:诸如滚筒式、磨轮式、螺旋式、磨头式、磨盘式、滚切式等。
由于胶粉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已全部过关,近几年来我国胶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有大大小小胶粉生产企业40多家,生产能力达15万吨,其中生产规模超万吨的企业有5家;胶粉产量由1995年的6000吨,发展到2000年的5万吨。此外,我国胶粉工业还表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势头。南京伟龙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等胶粉企业已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投资建厂,德国、瑞士、印尼等国家也纷纷提出合作意向。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 时间: 2002-01-28 08:41:5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