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东宏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海南 儋州 571737)
中图分类号:S-9;F327.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335 (2001)04-0028-02
加入WTO有利于中国进口资源型特别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尤其是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如国内市场的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7%,牛肉价格低84%,羊肉价格低54%,海南瓜菜和海产品价格分别较国际价格低40%和50%,上述劳动密集型产品正是我省颇具竞争优势或发展潜力的农产品。笔者认为海南农业应对入关有如下策略:
1 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虽然一直强调农业是海南的基础,但并没有把农业作为获利能力很强的产业对待。而实际上,作为资源性的农产品由于全球性资源日益短缺而愈显重要。随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已不再是投资大、回收慢、效益低的产业,相反可能成为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以色列大半国土为半沙漠地区,可耕地面积约40万hm2,人均占有水量只及中国的1/7,世界的1/33,缺水少地是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两大致命难题。但以色列能因地制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减少了对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粮食作物种植,改种对土地资源要求较少但技术要求高、产值高的花卉、水果和蔬菜,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尤其是节水农业技术,让宝贵的土地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年花卉、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出口创汇高达12.5亿美元,并取得许多居于世界前列的农业成果,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强国。丹麦农业劳动力仅占世界农业劳动力总数的万分之一,可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可耕地面积的0.18%,但丹麦每年生产的农产品却占世界农产品市场总量的3.1%。长期以来,种植业一直是丹麦对外贸易的重要依托之一,是一个真正的高效创汇产业。因此,应该破除把农业限定在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封闭低效的第一产业范畴内的狭隘概念,树立包括初级产品、食品加工营销、对外出口及至生态观赏在内的大农业观念,即“从地头到餐桌及至愉悦精神”的大农业范畴。科教兴农,大力发展“蓝公农业”、“绿色农业”和“订单农业”,使海南农业范畴涉足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范畴,延长产业链,在农业产业内部创造大量脱离土地的就业机会,促使土地经营的集中和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跨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发挥海南农业的区位、季节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远洋捕捞、近海深水养殖、热带花卉、商品林、种子种苗和南药等,使农、林、牧、渔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3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在我省中部地区,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橡胶、甘蔗、木薯、热带水果、药材、野菜等市场旺销的农副产品;发展养牛、养羊、养鹅等林、草、牧结合的生态型养殖业。在西部等缺水地区推行节水农业技术,种植反季节花卉、水果和蔬菜。在沿海地区加大冬季瓜菜、名特优稀水果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力度,并凭借广阔的海岸线和海涂、近海海域大力发展名特优海水养殖。
4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科技农业工程,推进农作物和海洋生物良种苗商品化、产业化;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加快农田水利、土壤改良、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我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条件。
5 大力发展蓝色农业
海洋生物资源除人们熟知的鱼虾类动物食品外,还有大量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同样,近海领域自然生长的藻类和浮游生物可以加工成食物,既营美丰富又味道鲜美,其年产量可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总产量的15倍以上。据预测,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可养活地球300亿人口,显然,海洋将是人类21世纪的第二粮食资源。我省海域辽阔,面积约200万km2,可供开发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应加大“海洋”开发力度将我省建成海洋强省。
6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科学利用动植物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动植物、劳力和光温水热资源,摸索和推广低投入、高产出的综合混种混养管理措施,将优质高产的林木、果树、蔬菜、药材、菌类、花卉、牧草、畜离等用高低错落、前后搭配等方式进行培育和生产,达到既可食用,又有益于美化环境的生态效果。
7 整治农业污染,发展无污染的生态食品,推动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椰风海韵、蓝天碧水是海南的命根子,她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为海南带来了不菲的财政收入,并随着海南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特色食品品牌的不断提升,将为海南人带来永续滚滚财源。
8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牧草饲料业
近年来,欧洲疯牛病、口蹄疫不断蔓延的消息接踵而至,这使得人们愈发怀疑起自己盘中的食品及动物饲料的安全,而这正是我们利用热带山区发展畜牧业,利用四面环海的地理优势建立天然病疫屏障,生产无规定疫病畜禽产品和发展牧草饲料业的大好时机。
9 重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和开发
新品种是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产品的龙头,一个新品处的问世可以改变生产工艺和栽培技术,延长产业链,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国大豆种植历史近5 000年,美国19世纪初从中国引进大豆及种植技术,20世纪后半期才大面积种植大豆,至1999年产值高达130亿美元,为美国构建强大饲料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巴西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大豆良种,培育出16个大豆新品种,在近30年得到迅猛发展,并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再如油棕,20世纪60年代初栽培技术有突破,并选育出高产薄壳型油棕,单产大幅度提搞,目前在高产油料作物中遥遥领先,且经济寿命长达30余年,被誉为“世界油王”,有望取代大豆油成为世界第一大植物油。从他国的实践和理论上看,海南可种植大豆、油棕和玉米,引进和培育出高产当家品种,可能会为海南农业带来一场变革。
10 加强初级农产品的综合开发
研究新的加工工艺,实现加工现代化、综合利用多样化,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生产科技含量高及高累积附加值产品,扩大加工农产品的出口,达到最佳经济和生态效益。目前世界加工农产品贸易的增长明显快于初级产品,而且原先对加工农产品进口的高关税迅速降低,逐步接近初级农产品的水平。例如,玉米是美国的第一大农作物,除食品、饲料等用途和出口外,仍有大量玉米剩余,因此开发玉米市场势在必行。美国道.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等最近相继宣布,已经有能力商业化生产用玉米等农产品开发出的新型塑料等包装材料,而且这些产品被丢弃后可以自然分解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从而拓宽了玉米的消费渠道和市场,并因其科技含量高将创造丰厚的附加值。再如1998年年底的一次全国性糖烟酒订购会上,来自海南的椰子王酒(用天然椰子果体醇装的天然果酒)以其味清香、酒性温和,创下了以一个1.5元收购的老椰子转变为售价近100元的抢手果酒的“神话。
11 建立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建立包括市场信息系统的农业市场体系
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的联合体;加强市场学研究,开展国内外市场的中、长期预测研究,以及市场动态、人们消费习惯、消费变化研究。力求做到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流通市场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业一体化,为优质、高效热带农产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产业经营途径。
12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的出口增长点,推进我省外贸出口由依赖本地农产品向重点发展本省出口农产品转变
用好配额、外贸发展基金,扩大天然饮料、橡胶木家具等产品的出口,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操作程序及质量标准体系,树名牌,创精品,推动优质大米、家禽、海鲜、瓜菜、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挤占港澳乃至国外市场。进一步拓宽思路,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和进出口代理业务,逐步使海南成为农产品中转贸易基地。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海南农业应对入关的策略
- 时间: 2002-01-30 08:26:4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云南热作科技》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