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日元贬值:“汇率牌”是“救命稻草”吗
  • 时间: 2002-01-04 08:32:1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
  •   一路狂跌的日元令世界关注。除了惊诧于日本企图利用日元贬值扭转本国经济颓势的损招,更为此招对日本乃至整个东南亚经济带来的危害而担忧。

      日元贬值是不是日本恢复景气的“救命稻草”?日元贬值会否引发抛售日元的风潮?日元贬值会否导致东南亚地区陷入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更为困难的局面进而迫使中国等亚洲国家无法承受压力而贬值?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研究员。他长期研究日本经济,曾被日本大藏相宫泽喜一任命为日本“海关、关税、外汇及其他交易委员会”外籍委员。

      记者:连日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在128、129被轻松击穿后,日元 对美元的汇率又迅速跌破130日元兑换1美元的关口,并创下了38个月来的最低点。看来,日本打利率牌、打投资牌都打不动了,现在打出最后一张汇率牌。您认为这张“汇率牌”是日本恢复景气的“救命稻草”吗?日元贬值是遏止日本经济下滑的上策吗?  

     余永定:在过去多年中,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为消除泡沫经济破灭的后遗症,日本政府确实用尽了浑身解数,但是日本经济仍然是每况愈下。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日元贬值确实是日本唯一还未认真尝试过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毫无疑问,日元贬值并不能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  

     首先,日本出口在日本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0%左右,净出口在GDP中的比重只有2%左右。即使净出口增加较快,其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也是有限的。日本经济走出衰退必须主要依靠内需的增长。   

    其次,日元贬值对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作用是有限的。在1998年8月日元一度贬值到147日元兑换1美元,但日本经济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善。

      再次,日元贬值是一把双刃剑,日元贬值将使日本金融机构遭受损失、不良债权问题更加严重。而小泉政府一直把解决处理不良债权问题、恢复金融机构的中介职能作为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日元贬值很可能得不偿失。  

     我认为,日本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希望通过贬值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来创造通货膨胀、通过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打破通货收缩和实际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日本人的这种想法是令人费解的。进口价格的上升只能导致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将导致生产成本(包括劳动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的下降,并最终导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减少。通过提高进口价格刺激经济无异于缘木求鱼。   

    汇率贬值可以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政策目标本身。为了增加基础货币的发行量,日本银行可能会直接购买美元资产(这本来是大藏省职范围内的事)、特别是美国国库券。但是,在通货收缩形势下,即便基础货币得到扩张,有效需求也未必会增加。

      应该指出,日本的经济问题不仅是宏观经济管理问题而且是结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推行结构改革无论使用什么经济政策也不能使日本经济摆脱十年衰退的尴尬局面。打汇率牌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能弄巧成拙。  

     记者:有传闻说,日美两国有意诱导日元贬值,您认为这种说法有根据吗?  

     余永定: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日本政府始终坚持,日元贬值是市场力量的结果,日本政府对市场的选择是无能为力的。日本政府的这种说法只是外交辞令。2001年日本政府多次入市干预压低日元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例如,9.11事件之后的两周内,日本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抛出了3.1万亿日元以支持美元,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由115日元兑换1美元推回到9.11事件之前的120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通过这次干预,日本银行向市场传达了一个信息:日本政府将不会让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2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之下。

      最近这次日元贬值,如果日本银行和日本政府出来宣布,日本政府不希望看到日元跌破130日元换1美元,日元肯定会迅速回升。面对日元的急剧下跌,日本政府不吭一声,实际上就是在鼓励日元的下跌。更何况许多日本政府要员已公开讲话支持日元贬值。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美国的支持或默许,日本政府是不会放胆让日元贬值的。事实上,9.11事件之后,在日本银行入市干预的同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从旁配合,以确保美元不致于跌到120日元以上。在过去几十年以来,美国一直在打压日本,迫使日元升值。现在,因日本经济形势的恶化,美国对日元的贬值已越来越采取容忍态度了。

      记者:日元对美元的变动趋势到底如何?会不会出现抛售日元的风潮?

      余永定: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日元一直保持升值的趋势。但是,在保持升值的总趋势的同时,日元也多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例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元就曾发生过两、三次较大的贬值。在1995年到1998年期间更是贬值了70%以上。但是,由于日本的高储蓄率和巨额贸易顺差,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日元的长期趋势是升值而不是贬值。此外,日本金融机构的严重问题也可能导致日元的升值。例如,1995年日元升值的重要原因是日本金融机构抽回资金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处理不良债权。今后,如果日本政府真正下决心处理不良债权问题,日本金融机构可能将不得不再次抽回海外资金从而导致日元升值。  

     如果说,日元对美元的长期变动趋势难以把握,日元对美元的短期变动趋势就更是如此了。在2002年日元升值和贬值的可能性都存在。从现在来看,贬值的可能性大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日元目前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但在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交易量据说并不大,抛售日元的投资者据说主要是外国人,除非日本投资者加入抛售日元资产的行列,否则出现日元抛售风潮的可能性不大。  

     记者:有人认为,日元贬值是以邻为壑,大多数亚洲国家将成为日元贬值政策的最大受害者,会有这么严重吗?

      余永定:日本政府难逃诱导日元贬值之嫌。以日元贬值为手段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绝对是一种以邻为壑,损人不利己的政策。日元贬值已使许多亚洲国家(地区)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日元突破140日元对1美元大关,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将受到严重损害。到头来日本还要自食其果。  

     记者:有关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不与日元同幅度贬值,就意味着它们的货币相对升值,我注意到已有几个国家已发出贬值的警告,中国的人民币是否会因为无法承受贬值的压力,也紧随其后?

      余永定 :由于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出口的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日元的贬值对中国的影响也是严重的。由于人民币在事实上是盯住美元的,东亚国家和地区货币的贬值必将对人民币造成严重压力。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的经济规模、对外依存度、经济结构和比较优势都有自己的许多特点,人民币保持稳定的能力也明显高于自己的许多临国。保持人民币的稳定对中国和东亚地区的经济稳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指出,中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将越来越多地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汇率制度必将越来越成为名副其实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对美元的不变汇率。如果日元的贬值超出中国所能承受的程度,中国政府理所当然的具有选择的权利。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和其他条件的变化,人民币可以升值也可以贬值。但是,日本无权因自己的原因所造成的自己的困难,来要求中国改变已经实行了多年的汇率政策。  

     记者:前不久,中国与日本刚刚就三种农产品贸易争端达成共识,结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现在似乎又将爆发更大一轮的贸易战。日本的“日元珍珠港”,将使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大大缩水,会否出现逆差令人担忧。您认为日元贬值对中国将造成什么影响?

      余永定:应该看到,日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中国是日本的第二贸易对象国。日本是中国的第一贸易对象国。2001年日中两国的贸易总额接近一千亿美元。两国间的贸易对双方来说都是太重要了。两国政府和人民是不会允许日中经济关系受到任何破坏的。交往多了摩擦自然就会增加。中日两国之间出现一些问题是自然的,不必大惊小怪。

      中国2001年对日出口增长出现了一些困难。但是,日元贬值对中国的对日出口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日本经济衰退对中国对日出口的影响会明显大于日元贬值的影响。“日元珍珠港”的说法显然是夸大其词。日中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很大不同。中日经济主要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中日贸易的结构和数量将主要根据两国之间比较优势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两国投资关系的发展将保证两国贸易的持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对日贸易主要是逆差。在90年代中日贸易是大体平衡互有顺逆差。如果某一特定年份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是完全正常的。  

     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大谈“中国威胁论”这是日本人丧失自信心的表现。为了减少今后的贸易摩擦,中国方面也应进行自我检讨,认真执行WTO的各项条款。最近中日两国解决了农产品纠纷,这是一件好事。在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接受采访的农民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大葱的种植量。WTO的保障条款要求出口不能增长过快以至威胁到进口国生产者。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帮助农民了解WTO的有关条款,而是在无意中鼓励他们盲目扩大生产,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  

     记者:美日欧全球三大经济体今年都出现经济减速或衰退迹象。日元贬值可能导致东南亚地区陷入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更为困难的局面吗?

      余永定:全球性经济衰退和全球性或区域性金融危机的性质是不同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元贬值导致东南亚地区陷入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更为困难的局面可能性并不大。东亚地区经济的衰退主要是由于美日欧全球三大经济体减速或衰退而不是日元贬值造成的。   记者: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确实下降了,但目前,日本人均GDP仍居发达国家之首,仍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其研发投入居发达国家前列,对外收支顺差居世界第一。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一些分析家认为,日本经济并非陷入真正意义上的衰退,而是正处在大转折时期,这是由追赶型的经济增长向成熟的、开拓发展型经济增长的转变。这种转折,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进入弯道,行驶速度下降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旦走出,会迅速再次领先对手。实力雄厚的日本为什么长期不能复苏?日本真的不行了吗?  

     余永定:经济学不是文学。在经济研究中最忌讳使用“图象语言”。像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这样的复杂问题怎么能通过打比方来说明呢?日本确实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日本确实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日本确实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证明日本不是处在严重的危机中。10年内3次经济衰退,GDP增长速度1.7%。日经指数由近40000点跌到10000点,十年不见回升。不良债权高达150万亿日元(超过GDP的四分之一)。国债余额高达GDP的130%。人口日益老龄化,失业不断增加,公众对未来生活的保障越来越缺乏信心。在经济中只有10%左右的部门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开始加速空洞化。所有这些不是危机又是什么?日本处于严重危机中并不意味日本不行了。同日本相比,中国还是一个不发达国家,中国的发展水平至少比日本落后20年。日本不是不行,日本是危机还不够深重,因而还未形成一种坚决推行结构改革的政治力量。但是,如果政府继续无所作为,日本的前景也确实是令人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