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并不宽松
“9·11”事件,使美国经济进一步走向衰退的边缘。去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度计算下降了0.4%,这是美国从1993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首次出现下滑。对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衰退难以避免;甚至一些经济学家断定,美国的经济不但会出现衰退,而且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受此影响,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下滑。法国财政部预测2001年的增长仅为2%,低于“9.11”事件前法国官方统计部门预测的3.3%;去年下半年德国对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测步步下调,从年初的3%一直下调至0.8%左右;英国去年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6月的+6下跌到―5。亚洲经济下滑趋势也在进一步加剧。日本将2001年增长1%的预计下调为―1%上下;新加坡经济已陷入4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经济也已经或正在接近衰退。
2002年,美国经济发展是否能摸底回升,现在还很难预料,即使能够摸底回升,时间不会很早,回升的幅度也不会大。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或衰退,可能由于一个突发、偶然事件而引发,但这不是经济衰退的内因,内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矛盾经过长期量的积累而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恢复经济增长,也不是解决好突发、偶然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能明显奏效的问题,即使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短期内也很难达到明显的效果。因此,面对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低萎,亚洲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或正在接近衰退的现实,2002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很难被给予看好的期望。从上述情况来分析,2002年我国经济保持以较高速度和健康、稳定增长所需要的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宽松,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9·11”事件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将加重显现。
(二)国内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较好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不景气,总的来看,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宏观环境还是较好的,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状况仍将会保持。为了保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2002年政府仍将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在外贸出口方面,中国政府将会采取多元化战略,力争阻止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并力争有所提高。
在投资方面,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及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大的基建项目的实施,为2002年国内投资增长奠定稳固、坚实的基础。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萎缩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趋好,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从目前情况分析,2002年外资投入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国家在落实好国债的基础上,会进一步改善投资体制,积极启动民间投资。日前国家计委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需中央投资的农林水利项目、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社会事业项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商贸设施项目投资取消审批,将会进一步促进投资的增长。为办好奥运,北京将总共投入28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如果这些都是新增投资且每年平均为470亿元的话,则可以使2002年GDP增长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如果其中只有半数是新增投资,也可提高0.2个百分点。
在工业生产方面,国家将继续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农业方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在一些地区,农民增收显现的效果在逐步加大。为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扩大农村市场的消费份额,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供给创造需求”的政策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上会得到明显的体现。可以肯定,2002年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品市场、农业增加值会进一步趋好。
在扩大消费方面,国家在采取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同时,也积极地采取措施稳定和提高城市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去年国家公务员及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第二次调资,一些地区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上调,都将对扩大消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家将整治市场消费环境,鼓励和刺激消费。
我国入世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增加,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进口也将扩大,净出口有所减少,但会使我国的投资与消费有所增加,总体上利大于弊。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认为,中国入世将使投资与消费有所增加。据有关部门测算,2002年我国进出口将分别增加1%和0.7%,但投资与消费的增加将会超过净出口的减少,最终使GDP的增长提高0.1至0.2个百分点。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2002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 时间: 2002-01-08 08:17:2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经济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