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我国胶粘剂工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一)
  • 时间: 2002-01-09 08:43:0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合成胶粘剂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经济效益高等许多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合成胶粘剂正在越来越多地代替机械联结,其应用已扩展到木材、加工、建筑、汽车、轻工、服装、包装、印刷装订、电子、通讯、航天航空、机械制造、日常生活等领域。现已成为一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精细化工行业。

    1 世界合成胶粘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的合成胶粘剂工业已进入了高度发达阶段,9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3%左右。1998年全球合成胶粘剂销售额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约占全球销售额35%,西欧占25%,日本占15%,我国仅占7%。全球消费结构为包装占35%,建筑占25%,木材加工占20%,汽车运输占10%,其它占10%。预计在2000―2005年间,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工业仍将保持3%的发展速度。Henkel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胶粘剂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中国胶粘剂市场的不断扩展,许多外国公司和港台厂商看好我国大陆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华投资,建立独资和合资企业。

    为符合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和开发水系和热熔型等无溶剂胶粘剂。1998年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市场上,水系胶占50%,热熔型约占20%,而溶剂类胶粘剂仅占20%。未来,全球合成胶粘剂的市场主要由低污染的水基胶和热熔胶占领。也就是说环保型合成胶粘剂将是胶粘剂市场的抢手货。

    目前,由于建筑业和汽车业对胶粘剂质量要求严格,施工条件苛刻,发达国家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新型胶种,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产量的年增长率虽然较低,但他们的销售额却增长较快。主要是他们开发了高性能合成胶粘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高性能合成胶粘剂包括环氧胶、有机硅胶、聚氨酯胶、改性丙烯酸酯胶、厌氧胶和辐射固化胶粘剂等。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简化操作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发达国家已经研制开发出一系列专用设备,这不仅给合成胶粘剂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施工手段,更为胶粘剂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2 我国合成胶粘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行业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胶粘剂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产量快速增长,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不粘涌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合成胶粘剂产量已从1996年的133.0万吨增长到了1999年的227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9.5%,产值达153亿元。

    表1 1997-1999及2000与2005年胶粘剂产量及增长率

    项目时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预测) 2005年(预

    测)

    产量(万吨) 176.0 206.7 227.06 250.0 367

    年增率(%) 32.3 17.4 9.85 10.1 10.0

      生产厂家已达1500余个,品种超过3000种,设备生产能力达300万吨/年。预计2000年,我国胶粘剂与密封剂的产量可达250万吨(见表1),它已成为我国化工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重点行业之一。

     在1999年生产和各类胶粘剂中,仍然是三醛胶(脲醛、酚醛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水性胶产量最大,分别占总量的44%和30%,而对环境污染较大的氯丁胶和107胶,年产量比1998年共减少了2.5万吨。

    从胶粘剂市场来看,木材加工业用量最大,1999年约占总胶量的61.1%,其次是建筑业,占20.8%,而后包装和制鞋行业,分别占5.3%和4%,近年来汽车业用胶快速增长,由1996年的0.4%增加到1999年的1.3%。今后,用于汽车、建筑和电子等支柱产业的聚氨酯胶、热熔胶和硅酮密封胶等将会有很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胶粘剂的进出口量也有了新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出口各类胶粘剂产量约3.2万吨,约3840万美元,主要是聚丙烯酸酯乳液、聚醋酸乙烯乳液、氰基丙烯酸酯胶和热熔压敏胶等。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和香港、台湾等地。

    1999年我国进口各类胶粘剂及原辅料约16.7万吨,价值约2.3亿美元,主要是热熔胶、热熔压敏胶、聚氨酯胶、有机硅密封胶、高强度丙烯酸酯胶和汽车用PVC塑溶胶等。主要是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

    目前,我国合成胶粘剂生产非常分散,生产企业多达1500余家,其中产品上规模,上水平的厂家不过百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与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三资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我国胶粘剂工业的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国胶粘剂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并填补了部分胶粘剂产品的空白,现在世界上的十大著名胶粘剂生产厂商已有六家在我国投资,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它们是:Henkel、Ciba、Ato Findley、3M、National Starch和H.B.Fuller公司。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2.2 发展趋势

    2.2.1 胶粘剂生产向上规模上水平的大企业集中

    目前,全球最大的10个胶粘剂制造商控制着世界1/3以上的合成胶粘剂市场,我国大陆现有1500余家胶粘剂生产厂,产值却仅为世界的7%。生产高度分散,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乡镇与民营企业多数不符合环保要求,科技力量薄弱,企业管理水平低,设备陈旧简陋,科研开发投人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继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环境保护广大的日渐严格,用户对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作坊式的小生产企业将被淘汰,合成胶粘剂生产将向上水平、上规模的企业集中,据协会不完全统计:1998年全国有近100家,1999年有120余家胶粘剂生产企业关停并转,随着我国即将加人WTO和环保法及产品质量法实施力度的加大,这一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