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我国胶粘剂工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二)
  • 时间: 2002-01-09 08:48:2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2.2.2 环保型胶粘剂将成为合成胶粘剂的主流

    随着我国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环保型胶粘剂正在逐渐成为合成胶粘剂产品的主流,其表现在以下方面:

    (1)聚乙烯醇甲醛胶粘剂(即107胶)是我国合成胶粘剂的大宗品种之一,主要用于建筑装修,该胶粘剂因为含有游离甲醛,损害人体健康,在发达国家早已禁用。由于该产品价格低廉,在我国使用量很大。1998年消费量达19万吨,1999年为18万吨,下降了5.3%。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有关部门执法力度的加大,107胶将会逐年减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被淘汰。

    (2)我国产量最大的合成胶粘剂是脲醛胶。大都数木材加工厂自产自用。生产专业性差,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甲醛释放量高,高于国际标准4―5倍,对消费者身心危害很大。目前,我国正在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并在一些骨干企业推行。现已有少数生产厂,特别是三资企业生产的脲醛胶游离甲醛含量可降到0.1%以下。山东合力化工有限公司,吉林通化林业化工厂从德国引进的粉状脲醛树脂生产装置,现已试车投产,产品的甲醛释放量可达到国际E1级标准,产品质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我们相信在“十五”期间,符合国际标准的脲醛胶将是主导产品。

    (3)氯丁胶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胶粘剂品种,俗称万能胶,它主要用于制鞋工业、装饰工业和木器加工业。氯丁胶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有机溶剂,且对软PVC、热塑弹性体、聚氨酯等新型鞋用材料粘接性能差,已不适应制鞋业的发展需要,在发达国家鞋用胶粘剂已完全使用聚氨酯胶和热熔胶。近年来,由于我国推行环保法规的力度不断加大,氯丁胶粘剂的需用量将逐年下降,1999年产量20.5万吨,比1998年下降了6.8%。

    (4)水性胶不含有机溶剂,无污染,是环保型胶粘剂。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产量由1997年的48.7万吨增长到1999年的68.1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8.4%,是增长最快的胶种之一,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增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性能较好的胶粘剂不断涌现。如抗寒耐水性好的白乳胶、耐擦洗、耐污染和耐水性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建筑用乳液等。目前,除常用的丙烯酸、聚醋酸乙烯和VAE乳液外,聚氨酯乳液和橡胶型乳液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进展,它们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5)热熔胶和热熔压敏胶

    热熔胶无污染、固化迅速、粘接面广、适用于连续化生产,便于贮存和运输等优点。所以,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产量由1997年的2.84万吨增加到了1999年的4.7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30.1%,是我国增长最快的胶种。在发达国家热熔胶(包括热熔压敏胶)已占合成胶粘剂总量的20%以上,而我国仅占了3%,因此,今后有很大发展。除了传统的EVA热熔胶外,聚酯类(PET)、聚酰胺类(PA)热熔胶也发展很快,以SIS树脂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热熔压敏胶

    在我国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用于妇女卫生巾,老人和小孩尿布,双面胶带和商标等,有很大的市场。

    2.2.3 高性能胶粘剂将迅速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性能胶粘剂,而我国仍以生产通用型和中低档胶粘剂为主,在产品品种、质量和性能上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每年必须从国外进口数量可观的高品质高性能胶粘剂,这表明在我国高品质高性能胶粘剂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

    根据市场需要,今后我国高品质高性能胶粘剂的发展重点是改性丙烯酸酯胶、聚氨酯胶、环氧胶和有机硅胶等。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研制开发与有待开发的胶粘剂产品是:

    (1)环氧或聚氨酯改性的丙烯酸酯胶,特种压敏胶及胶带,如高强度双面胶带,耐高温的纹纸胶带,阻燃胶带、魔术胶带和标示胶带等。

    (2)鞋用胶的聚氨酯树脂原料,耐蒸煮型、特别是无毒型脂肪族异氰酸酯型PU复合膜胶。用于汽车、家电和建筑领域的PU结构胶、反应型热熔胶、水性PU胶及PU密封胶,另外,与其配套的一些肋剂,如不变色固化剂、特种催化剂、脱水剂、触变剂等。

      (3)用于电子工业和建筑业的环氧结构胶,新型的环氧树脂胶及与其配套的固化剂等。

      (4)改性硅酮密封胶,有机硅压敏胶及胶带。

    3 我国合成胶粘剂的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成胶粘剂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走的基本上是一条粗放式、外延型的道路,部分国营、乡镇和民营企业遍地开花,规模小、水平低、产品质量不佳、品种单一、污染环境。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挑战和经济的全球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客房对产品越来越严格的质量要求,原有的发展通路和模式已走到了尽头,我国胶粘剂工业要新世界再创辉煌,必须改变观念,走一条全新的发展通

    路,必须解决产品升级换代和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两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