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仙人掌中有黄金
  • 时间: 2002-10-11 09:14:25    作者: 武金山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本文认为:在我省沙化土地上开发人工种植仙人掌,对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形成新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具有较为突出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前景广阔,值得进行全方位开发,应予重视与支持。

    21世纪的黄金产业

    仙人掌原产于美洲墨西哥热带、亚热带地区,十五世纪传入欧洲,并逐步引种到其他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清朝已有将仙人掌用作药材的文字记载。真正进入商业性开发则是二十世纪中期。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仙人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治疗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绿色健康药用植物,被人们誉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

    目前仙人掌种植已遍布世界六大洲,但只有墨西哥、美国、南非、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种植量大。仅据墨西哥农业部 1996年统计,全墨西哥人工种植面积达 116.2万亩,成为该国仅次于青椒、马玲薯、番茄、洋葱之后的第五位产量最大的大众蔬菜。

    近十几年,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在国际上已进入系统化、规模化、商品化的产业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种片、保鲜蔬菜、饮料、罐装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七大系列,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引人注目的新型功能蔬菜和功能保健食品,对世界蔬菜市场、食品市场、药品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海南开发仙人掌优势

    我国只有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有野生仙人掌,尤以海南为多。海南岛年均气温为22~25.5°C,夏季最高平均气温为25~29°C,中午前后短暂时间高温也只达35~36°C,暑而不酷,是仙人掌种植的最佳适宜地区。

    2000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布表明:全省沙化土地约7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 58373公顷,两项合计128373公顷,约 180余万亩,这为仙人掌的种植提供了大量非农林牧的土地资源。

    1999年7月30日《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正式颁布,纲要中明确要求 2015年沙化土地治理率要达到100%。这为选择人工种植仙人掌改变沙化土地现状的治沙新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

    对于支柱产业之一的农业来说,选择开发极具健康、营养、保健、药效的功能性的仙人掌,并通过其种植,保鲜菜片,饮料、罐装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药品等系列产品,形成从初加工、深加工到精加工的产运销产业链,完全可以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高效农业的新亮点。

    靠机制创新做大产业

    仙人掌目前的优势仅在于特色鲜明,潜力巨大,但要做大产业,必须从机制上给予引导、支持。

    立法机制:

    尽快制定《海南沙化土地防治条例》,针对海南沙化土地的成因、现状、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依法治理沙化土地的规定和举措,把人工种植、开发仙人掌的产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领导机制:

    尽快成立治理沙化土地工作领导小组,吸收有关部门和企业以及有志于开发仙人掌、治理沙化土地的人士参加,形成产业发展的共识与合力。

    投资机制:

    在沙化土地上人工种植仙人掌,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结合产业开发建设的综合治理工程,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我省也应将人工种植仙人掌治理沙化土地纳入生态省建设规划目标,给予立项投资,并予资金支持。

    激励机制:

    在荒漠化土地上种植仙人掌,是在贫瘠土地上发展的一种弱势产业,应该给予宽松、有利的政策支持。应进一步放宽农业税、农林特产税的减免年限,免税宜在五年以上。

    合作机制:

    为了把特色鲜明、潜力巨大的仙人掌产业做大做强,应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合作模式,确保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的紧密结合。真正形成在仙人掌开发上的有实力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有利于农业、农民、农产品实现产业化。

    我国仙人掌种植过去一直偏向于观赏性栽培,食用仙人掌的开发引进还是近几年才有。1999年农业部率先在海南建立仙人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并正式将食用仙人掌推向市场,目前只形成了小规模的种片、保鲜菜片的销售市场。国内一些较大的旅游城市、宾馆酒店、超市有仙人掌菜片供应,2000年在北京市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仙人掌每公斤售价16元,还远不能成为大众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