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杨春虹实习生韦文清) 一方面是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一方面是我国农产品在出口时遭遇重重“绿色壁垒”。海南农副产品如何突破“绿色壁垒”?近日,省贸促会邀请了数名国内专家为海南农业破解“绿色密码”。
绿色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孟凡乔博士说,海南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合绿色产品的生产,海南发展绿色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对海南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据了解,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绿色食品市场,去年绿色食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而且市场需求每年还在以5-10%的速度发展。
从1986年到1996年10年间,欧洲绿色产品生产面积从12万公顷增加到120万公顷,以平均每年增加25%的速度增长。然而,欧洲市场上绿色产品的供给仍然明显不足,特别是绿色水果和绿色蔬菜。同时,绿色产品在价格上与普通产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在欧洲市场,“绿色鸡蛋”的售价就比普通鸡蛋高出2-3倍。现在,欧洲每年都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绿色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的绿色食品有豆类、籽类、谷物、茶叶、速冻水果和蔬菜等种类。
“海南绿色”要与国际接轨
要抓住“绿色商机”并不那么容易,我省每年能够达到国际市场标准的农产品目前并不多。省贸促会副会长陈泰生说,中国入世给海南农业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海南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就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近几年,海南水产品出口每年几乎都要翻一番,就是因为在生产和加工上主动与国际标准接轨。
来自国内的专家们向我省农业界有关人士介绍了世界各国绿色产品市场发展情况、产品标准和认证要求、进口相关规定、生产关键技术等。
与会专家提醒我省农业界人士,在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前,首先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自己相应的生产制度使农产品品质达到要求,“绿色壁垒”需要优质的绿色产品去突破。
有机产品标准更高
专家们特别介绍了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有机农业法规以及相关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和有机农业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有机农业的认证过程。
孟凡乔博士将有机农业形象地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有机农业的生产制度,“两个基本点”其一是维持作物养分,其二是防治病虫害。而其中有四个关键点:不准使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等;强调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保护;农产品污染物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据了解,在欧盟,有机产品的生产与标识是由修订的“欧共体2092/91(EEC)关于农产品的有机生产及农业产品与食品的规定”来管理的,该法规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最低要求,每个生产者、采集者、加工者或进口商必须服从的检查体系。
相关链接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生物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维持作物养分,利用生物和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海南农产品如何突破绿色壁垒
- 时间: 2002-10-29 08:58:2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