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依靠农药、化肥等支撑的传统农产品己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在国内市场,北京、上海、杭州、南宁等大中城市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那些喂用过药物、激素的水产品和畜禽,施用过禁用化肥、农药的农作物亮起了“红灯”。
发达国家对“绿色”农产品要求更严格。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然敞开了,但门槛并没有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主要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检验手段提高了,检验次数和项目增加了。今年1月,欧盟停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直接影响山东出口创汇3亿美元,全省兔肉库存积压2500吨。浙江农产品出口也因此损失l亿美元。
我国农业的又一场革命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对我国农业经营理念、运行机制、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等进行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我国农业由追求量变转向质变的跨越、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农业的又一场革命。
农产品外销量达70%的江苏省盐城市,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全市制订了160多个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有36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级绿色标志使用权,10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系列认证,成为农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以蔬菜生产为代表的寿光农业多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即使在这样一个农业科技高地也碰到了质量问题。寿光市副市长马金涛告诉笔者,去年一个美国商人要从当地收购40吨冬枣,但人家一检测发现果内激素、农药残留超标后,一斤也没有收。这件事客观上加速了寿光的农业标准化建设。
目前,寿光市政府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标准化生产的检测基地,从日本进口了检测设备,成立了市农副产品检测中心,在乡镇建立19处农产品速测室。全市每月监测200多个样品,尽最大程度保证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出寿光,市政府对此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月通报一次检测结果。
出口企业主更视农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线。出东省安丘市许多企业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向农民提供技术、良种,指导农民种植、养殖。一些企业还添置了农产品化验设备、检测仪器。
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品牌不强的问题。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是我国竞争力比较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李盛林说:“龙头企业如果只搞粗加工,甚至只是代外商收收产品,就很难逃过国外的技术封锁。为迎接这种挑战,我们从2000开始,就与美国客商合作开发了10个深加工熟肉制品项目,出口形势很好,今年预计出口3万吨左右。”
在沿海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不少企业主抱怨,农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不在加工环节,而在生产环节,企业没有办法控制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安丘市颐和公司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曾利用订单农业的形式,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并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发放了禁用化肥、农药清单,但产品收上来一检测,质量还是不过关。
亟待改善的检疫检验体制
我国现行的检疫检验体制与世贸组织协议的要求差距不小,已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出口。
我国当前实行的口岸检疫与内地检疫分立的检疫检验管理体制,相互协调不够,影响了检疫工作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且缺乏统一的质量检验检疫标准,检验检疫手段和设备也很落后。
安丘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兆初说,目前我们产品检测既没有统一标准,技术也不过关。去年10月,当地商检部门检测合格的一批农产品,到了日本口岸却被拒关,弄得个别商检部门不敢再检了。这除了技术原因外,缺乏质量标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商检部门从日本搜集到人家六十年代的质量标准,竟然还如获至宝。结果当时安丘的农产品有一个多月没有出口。杭州红景酱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树成说,检测体制的不完善,给从事农产品加工出口的企业带来了许多麻烦,他们的产品要通过出口商检,最近的也要送到南昌,如果通不过,改进后还得再跑去检一遍。
面对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施以越来越严格的技术壁垒的现实,一些企业主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符合国际惯例的检疫检验标准;缩短检疫检验、通关等出口运销环节所需的时间,海关等部门应坚持假日期间正常工作,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对农产品实行无偿检疫检验。
充分运用好WTO政策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各级政府及职能管理部门应尽快学会运用WTO政策,保护和支持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从田头到餐桌,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山东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杨鲁勇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食品安全质量法,重点搞好三大体系建设,即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业内人士期盼国家充分运用WTO“绿箱”政策,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重点扶持农业标准化建设。WTO农业协议免除削减的国内支持措施共12项,我国尚有6项属于空白,其他的支持量也还有限。要增加对农民的一般性服务支出,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的投入。
同时,调整和加大WTO“黄箱”政策支持。我国入世谈判确定的“黄箱”政策补贴不能高于农产品总产值的8.5%,目前我们的补贴还不到农产品总产值的2%。按目前的农产品产值和补贴水平测算,大约有近1500亿元的补贴空间,而且原有的补贴还可以调整结构,由主要补贴流通环节更多地转向补贴生产环节和农民。
一些农村问题专家还建议,国家实施的扩张性政策应向农业倾斜,建立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投资开发外向型农业,凡是具有条件经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都应赋予其自营进出口经营权,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入国内外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聚焦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
- 时间: 2002-11-01 07:57:3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智农通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