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财经观察:美国消费者真的收紧了钱包?
  • 时间: 2002-11-01 08:09:03    作者: 张巍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由于万圣节和圣诞节即将到来,而两节期间是美国传统的商品打折时期,很多美国人选择推迟当前的购买计划而等到两节期间购买打折商品。这就意味着,月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并不能准确反映美国消费者实际消费习惯的变化

      10月28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急剧下滑,10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近10年来最低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降意味着作为美国经济重要支撑力量的居民消费存在萎缩的趋势。难道美国消费者真的开始收紧钱包了么?

      在过去两年里,正是由于美国消费者的“勇往直前”才使得美国经济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出衰退的阴影,也正是美国消费者源源不断地购买外国消费品才使得美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但是半年以来,随着恐怖事件的不断发生和公司丑闻的频繁曝光,美国消费者这种积极消费的热情似乎开始降温。一旦美国消费者真的收紧钱包,失去了居民消费这个重要支撑力量的美国经济又将何去何从呢?

      三大因素制约消费

      密歇根大学的报告还显示:60%的美国人都认为当前经济状况不好,这一比例也是10年以来最高的。另外,消费信贷指标的增长趋势也处于下降通道之中。第三季度该指标仅仅增长了2.9%,而今年初该指标增长率为5.9%,这表明借款者对自己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或者贷款者担心继续放贷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比过去更大。

      作为拉动美国经济三驾马车的居民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在过去一年里表现迥异。尽管衰退阴影一直笼罩美国经济,但是从去年初到今年上半年,受连续降息利好刺激,占美国GDP四分之三的居民消费一直处于良好的增长状态之中;相比之下,投资和政府开支则由于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恶化和联邦政府财政紧缩而出现持续下降。

      但是,从目前的指标看,居民消费存在萎缩的可能性。当前决定居民消费规模最主要的因素就要算就业状况了。密歇根大学的报告指出,如果就业状况不再恶化,即不再出现大规模的裁员事件,则当前的就业水平能够给消费者提供足够的现金流,也就是说消费规模不至于因为现金流下降而出现萎缩。

      而另一个影响消费规模的因素,很显然就要算股票市场了。今年以来,美国股票市场已经蒸发了超过27000亿美元的市值,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全年的GDP总值。在股市下滑所产生的负财富效应的影响下,股民必然会选择收紧钱包、增加储蓄的投资组合。

      第三个影响消费规模的因素是居民的负债结构。目前,美国消费者每个月要把全部可支配收入的14%用来偿还债务本息,而目前美国信用卡到期未偿还比例为3.91%,这两个指标都是历史最高水平。这说明美国消费者必须面对一个不断恶化的债务环境,这也将制约他们继续过去的负债消费模式。

      消费规模未必萎缩

      当然,我们不能从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变化就推定美国的消费规模即将萎缩。因为基于以下三个因素,笔者认为,美国消费规模仍将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继续承担拉动美国经济的重任。

      首先,随着未来预期收入水平的下降,美国消费者比从前任何时期都看重消费品的价格。由于万圣节和圣诞节即将到来,而两节期间是美国传统的商品打折时期,很多美国人选择推迟当前的购买计划而等到两节期间购买打折商品。这就意味着,月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并不能准确反映美国消费者实际消费习惯的变化。尽管在打折期间消费品价格有所降低,但是受消费量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量的增加的影响,美国经济在年底应该会迎来一段快速复苏期。

      其次,历史同期最低的利率水平仍然是刺激消费者借债消费的强心针。随着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原有住房按揭贷款的再抵押蔚然成风。由于现在的利率水平低于住房贷款当时签订时的利率水平,因此,贷款者可以用较低的利率再次贷款还清原先的贷款,并且还会有一些剩余。而据估计,这种由于再贷款而产生的资金剩余总金额可达2690亿美元。

      汽车市场同样如此。8月份,汽车抵押贷款公司的平均利率为2%,而1999年,这一指标为6.7%,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1999年分期付款购买汽车,而今年办理了再贷款手续,消费者则只需要支付原先本息总额的92%就可以了,这剩下的8%无疑就是低利率带来的收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通用为首的汽车制造商纷纷认为近期汽车销量将不会出现大幅下滑。通用汽车预计明年汽车销量为1650万辆,仅仅比今年下降50万辆。

      第三,消费者以及其消费行为受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并没有人们先前所预期的那么大。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影响,美国消费者积极消费,而储蓄量极少。这就是说,储蓄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过去的指标显示,从1998年到2001年,美国消费者储蓄率分别为0%、2.4%、0%和1.6%。正是基于如上数据,很多经济学家得出了结论:2001年储蓄率较之2000年高,说明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了同期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最新公布的修正后的数据表明:从1998年到2001年,美国消费者储蓄率分别为4.7%、2.6%、2.8%和2.3%。最新的数据表明,尽管美国经历了短暂的衰退,但是储蓄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消费者消费行为受到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程度要大大低于人们先前的估计。

      尽管我们认为消费仍然是拉动美国经济的首要力量,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力量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强大了。通用汽车预计明年美国消费增长速度为2%,这远低于今年的3%。值得庆幸的是,包括对伊战争、可能的进一步下调利率以及拟议中的积极财政政策,都将起到拉动经济的作用。不可否认,正是美国“物欲横流”的民族个性才能够保持美国经济的增长动力,也才能够拉动全球经济走上新一轮复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