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抓住主要矛盾 采取强力措施 割好最后2个月 力争产胶4.5万吨
  • 时间: 2002-11-13 09:29:39    作者: 易家凡    来源: 《海南农垦报》    点击:
  • 据《海南农垦报》讯11月1日省农垦总局在海口召开垦区部分农场干胶生产分析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根据欠产的主要原因,实施增产措施,力争在今年的最后2个月,生产干胶4.5万吨,确保全年完成21?5万吨,为实现今年总局提出的“三大指标”奠定坚实的基础。省农垦总局副局长郭奕秋参加了分析会。

    总局农林处处长吴嘉涟在会上分析了今年垦区的产胶形势。他说,今年9月中旬,全垦区比去年同期增产干胶2万吨,但由于降雨过多,到9月底增产数减少到1.1万吨,如果要确保今年实现21.5万吨的产胶目标,第四季度的产胶量就必须要达到1999年的同期水平。为此,垦区各单位要统一思想,下大力气,全力以赴抓好最后2个月的干胶生产,力争拿下4.5万吨,向全年产胶21.5万吨作最后的冲刺。

    总局副局长郭奕秋在会上对垦区当前橡胶减产的原因作了分析。他说,造成垦区橡胶减产的主客观原因都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条。一是雨天过多。二是胶工缺乏,欠产农场大部分都是胶工不足造成丢岗减产。三是偷胶严重,胶价上扬引发偷胶的增多。四是分配不当。胶工与胶工间的分配不公,劳务报酬太低造成了工人出工不出力、偷胶卖胶或弃岗出走。五是领导不力,特别是主要领导抓干胶生产不力。这五大因素是造成全垦区目前干胶减产的主要原因。就如何抓好今年最后2个月的干胶生产,郭奕秋指出,首先要进一步认识抓好橡胶产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橡胶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朝阳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橡胶需求量急剧上涨,今年全国橡胶的需求量在120万吨左右,而国产胶只有50万吨,大部分都要进口,而且进口量将越来越大。如果把成本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橡胶同样也是高效农业。为此,一定要把橡胶产业抓紧抓好。其次是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强力措施,实现全年产胶目标。要进一步牵住分配这个牛鼻子,调动广大胶工的生产积极性。要消除分配不公现象,取消诸如倒扣等做法,胶工割多少胶就给多少报酬,不要搞计划内和计划外。要解放思想,适当提高胶工的劳务报酬,做到分配合理。要通过干部顶岗、老胶工顶岗等渠道尽快补充胶工,防止有胶没人割。在全年割胶刀数没突破的情况下,适当地补一些刀,增加有效刀数。要全力抓好护林保胶工作,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偷胶卖胶等不法分子;通过思想教育,防止职工内部偷卖胶;通过整顿公安、保安队伍,加强护林保胶的力量。各级领导要集中精力,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全力以赴抓好干胶生产。东太、畅好、新星等欠产大户,八一、龙江等产胶大户在分析会上,汇报了本单位欠产的原因和增产采取的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