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在首次举行的东盟与印度领导人会议上,东盟与印度达成了共同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合作意向,并发表声明表示,将在2003年10月之前完成经济合作的框架协议。会议声明指出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将把建立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长期目标,逐步削减关税、实现投资自由化和撤消非关税壁垒,同时,还对今后东盟和印度的首脑会议作了例行化的规定。
11月4日,中国率先与东盟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一方面使未来这一区域展现出无比诱人的巨大经济前景,另一方面也让东盟的其他邻国包括印度加紧了与东盟合作的步伐。
记者通过中方驻金边的有关人士了解到,印度此次向金边派出了200多人的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并在金边举办了一系列印度商品推介展销活动,大力向东盟各国展开自我推销。作为东盟的南亚邻居,印度此前一直只是作为东盟的对话伙伴国参与每年的东盟地区论坛,而今年双方“对话”则一下子提高到了首脑对话的级别。
有紧迫感的不仅仅是印度。尽管有关受高度保护的农产品问题成为日本与东盟各国谈判最大的障碍,但昨天上午,日本首相小泉在与东盟领导人的共同会议声明上签了字。根据这一声明,日本将在10年为限的尽早时期内,与东盟缔结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定。同时,双方同意将设立一个高级事务专家委员会,从明年开始进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
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完成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这一框架协议是未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根据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关于货物贸易的谈判将从2003年初开始,2004年6月30日前结束。(完)
印度东盟自由贸易为何提速
采访者:记者 张艳丽
受访者: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伟
问:是什么吸引印度加速了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
答:印度目前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仅有曼谷协定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能够与东盟达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当然对其经济是有益的。
中国去年11月与东盟达成10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已经对其他国家在本区域的经济战略产生了影响。毕竟,东盟拥有5亿人口的市场和7000亿美元左右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规模。因此,日本、美国也在中国之后表达了与东盟建立类似协定的意向。
问:中国和东盟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议后,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前景如何?
答:正如前面谈到的,日本在今年1月份也提出与东盟建立“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协议”。日本政府希望能在10年内和亚洲国家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并且希望这项计划能够尽快落实。为达成这项目标,双方的经济部长已同意在明年成立一个由亚洲及日本高层经济官员组成的委员会。
在本次10 3领导人会议期间,三国领导人也举行了会晤,侧重就三国经贸合作和三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朱?基总理就三国合作今后的方向提出了设想,明确了三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建议将经贸、信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合作确定为三国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合作领域。
同时,朱总理也建议适时启动三国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的研究,这对促进三国经贸合作、实现东亚经济更大融合具有积极意义。日韩领导人对朱总理的建议和设想予以支持和积极回应,希望通过各种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和深化三国间的合作。在此之前,探讨三国自由贸易区或者10 3自由贸易区一直停留在民间学术交流的层面上,这次朱总理明确提出三国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将会对三方今后的合作有重要的影响。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印度东盟加强经济合作 拟建东盟―印度自由贸易区
- 时间: 2002-11-06 08:35:08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