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入世一年表现不凡
  • 时间: 2002-12-10 08:27:34    作者: 慧丰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入世的第一年比入世前的紧张要显得平静,也比专家的预测要来得安稳。中国入世第一年的表现更多的是“意外的惊喜”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但各成员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在不同的时期利用世贸规则“打擦边球”,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取向。因此,中国也需要尽快从“学规则”过渡到“玩规则”,善于利用规则反击外国的贸易保护,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从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至今,不知不觉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整整一年了。可以说,入世的第一年比入世前的紧张要显得平静,也比专家的预测要来得安稳。洪水猛兽似的西方跨国公司的冲击非但没有设想得那么明显和猛烈,而且,中国入世第一年的表现更多的是“意外的惊喜”。

      兑现入世承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备受关注的就是中国政府能否兑现入世承诺。针对这个问题,也有海外言论声称中国并没有兑现其所承诺的入世开放条件。

      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应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中国承诺的世贸组织的审查。就已经完成的10方面情况来看,世贸各方对中国的履行承诺还是非常满意的,而其他6个正在进行的方面的审查也有望顺利通过。就像世界贸易组织新任总干事素帕猜日前在日内瓦世贸组织总部表示的那样,“中国至今所做的一切符合加入WTO的承诺”。

      截至目前,国务院近30个部门共清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2300件,其中废止830件,修订325件,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投资、外贸,而且包括敏感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去年以来,中国相继修改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目前正在制定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就在最近,中国连续出台《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而中国降低5300多个税号商品的进口关税,使关税总水平由15%降低为12%更说明了中国在对外开放兑现承诺上正在迈出更大的步伐。

      取得骄人业绩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一个相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开始的。自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就处于低迷的状态,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都相对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因此,刚进入世贸大门的中国就特别容易遭到各种各样的苛责。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入世一年来,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超出人们预料、令人瞩目的成绩。资料显示,今年1-10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5002.6亿美元,增长19.7%,其中出口2624.99亿美元,进口2377.62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0.6%和18.7%。中国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9年的11.8%和1997年的20.3%上升到2001年的2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更显著的成绩表现在外商投资额的大幅增长和投资结构的优化。据最新统计,1-10月中国实际吸收外资4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5%,合同吸收外资765亿美元,增长4.87%。而外商投资产业重点也已从一般制造业发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甚至跨国公司也纷纷把研发中心搬到了中国。有资料说,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跨国公司已在中国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近400家。

      外经贸活动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实力。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0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世贸总干事素帕猜认为,“如果中国在入世后各项改革进行顺利,中国将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两大或三大经济体之一。”

      国内外遭遇战

      伴随着入世的进程,中国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也遭遇到了跨国公司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一直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不断受到其他国家这样那样的诸如反倾销、加征关税、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形式的封杀,加入世贸组织并没有使这种保护行为有所收敛,反而有所加强。

      今年3月,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进口钢铁征收8%-30%的关税对于中国是入世以后的第一场硬仗。这时的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需要学会利用世贸规则保护自身利益。为此,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成立专家组对美国实施钢铁产品保障措施案进行调查和裁决,从而第一次表明中国运用WTO规则维护本国正当贸易利益和参与国际经贸事务的基本态度。

      这是在对外贸易上中国成功利用WTO规则的一个成功范例。而在国内市场上,中国的企业也同样遇到了来自跨国公司的另一种挑战。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在承认现实和差距的基础上着手更好地积极采取新的措施以保住更大的市场。

      如何走完保护期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获得了5年的保护期,而到现在,时间已经走完了20%。余下的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年的起步虽然处乱不惊,且成绩骄人,但如果以此而自满,固步自封,那么真正的“危险”就真的要来临。有专家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还只是初步适应了世贸组织成员的角色,为履行承诺所需要的配套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的任务还很重。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入世,不仅是企业的入世,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入世。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倡导自由贸易的原则,但各成员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在不同的时期利用世贸规则“打擦边球”,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取向。因此,中国也需要尽快从“学规则”过渡到“玩规则”,善于利用规则反击外国的贸易保护,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伴随着未来几年进口产品配额、关税的改革,市场准入广度、深度的加大,中国的相关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冲击,这时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如何平稳走完其余4年的保护期,对中国政府和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