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天然橡胶加工业始于1915年,但在解放前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的落后状态,产品只有烟胶片一种,最高产量才200吨。从1952年开始,我国在热带地区大规模扩种橡胶。1954年起进行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的研究试验。1995年开始半机械化加工烟胶片和膏化法浓缩胶乳的生产试验,并在1955年和1958年分别将膏化法浓缩胶乳和离心法浓缩胶乳投放生产。60年代初,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天然橡胶开始割胶,主要加工成烟胶片。由于木柴资源短缺,60年代中期曾推广生产风干胶片和皱片胶。1973年,为使天然橡胶能进行科学的分级及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展标准橡胶的研制工作,并于1976年开始推广生产、即把片状胶生产改为颗粒胶生产,历时3年初步实现了生产工艺和设备连续化、机械化,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一致性较好,到1987年,全国农垦系统的胶厂已全部将片状生产改为标准胶生产,年加工能力达45万吨。并制订了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天然橡胶技术等标准,使其走向标准化生产。经过近50年的努力,天然橡胶初加工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工艺、加工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初加工成本和原材料、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建立、健全了加工厂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使我国的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曾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种植天然胶面积63万公顷,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和广东,居世界植胶国的第四位。橡胶园约60%属国营农场所有,其余为各级乡、镇企业或私人所有。2000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约48万吨,排在泰国、印尼、马亚西亚、印度之后,居世界第五位。
我国天然橡胶初加工以生产标准胶和浓缩胶乳为主,基本上实现标准化生产,标准产品以鲜胶乳的标准胶SCR5为主,而国外是以胶园凝块生产标准胶;浓缩胶乳国内外基本一样,主要为离心法高氨浓缩胶乳。
我国天然橡胶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全国产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和广东三省,天然橡胶初加工厂有300多家,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橡胶初产品加工厂不足300家,仍有少数加工厂无证生产。
据统计,全国天然生胶加工厂近300座,共中海南农垦70座,海南民营73座,云南农垦47座,云南民营80座,广东农垦23座,天然浓缩胶乳约60座,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
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品种为标准胶和浓缩胶乳,标准胶占总产量的70%,浓缩胶乳占15%左右,其余是其它品种。在标准橡胶中,SCR5约占90%,SCR10、SCR20只占10%。海南农垦胶乳标准胶和浓缩胶乳占总产量分别为67%和20%,两者占总产量在87%左右;云南农垦胶乳标准胶占产量80%左右;广东农垦胶乳标准胶和浓缩胶乳占总产量的85%左右。
(完)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中国天然橡胶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建议(三)
- 时间: 2002-12-11 08:37: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勤加缘化工在线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