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全球经济风风雨雨又一年(上)
  • 时间: 2002-12-13 08:32:1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经济日报》    点击:
  • 俄罗斯

    经济恢复

    仍在继续

    ●驻莫斯科记者李雷姚强

    俄罗斯经济在连续三年的强劲增长之后,今年的增速有所减缓。据俄政府统计,2002年1至10月,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达到4%,外贸总额同比增长了3.9%,从请况看,俄今年

    的通货膨胀率将超过14.8%。汇率也将超过政府的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元兑卢布比价将会达到1:32。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有三:一是政局稳定;二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改革措施已有部分开始实施,为经济生产部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国际市场油价虽有波动

    ,但油价仍高于俄财政预算所预计的额度,石油出口为俄经济增添了活力。

    然而,俄罗斯经济部门的负担仍然很重。据俄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今年头10个月,国民经济生产部门中的亏损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5.2%,另约有52.2%的农业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专家分析,近几年俄罗斯经济虽有好转,但也只是恢复性增长,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因素仍很多,经济结构不合理,银行信贷体系不健全,投资环境欠佳等问题也是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顽症。今年,俄罗斯吸引外资的进展不大,2002年1月至9月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减少了9.9%。

    俄政府明年如果能改善投资环境,增加投资,扩大内需,俄经济还会继续保持增长,但出现高速增长和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海湾国家

    石油拉动

    强劲增长

    ●驻阿布扎比记者黄建纲

    得益于石油价格的“战争溢价”,今年海湾国家的经济十分强劲。美国在伊拉克的问题上剑拔弩张,海湾上空战云密布,石油价格呈现“战争溢价”状态,每桶油价的年平均价格比正常年份高出了3美元至5美元。

    2002年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的平均油价为每桶24美元,比去年的每桶22美元高出9%,全年石油收入1200亿美元,比去年的1120亿美元增长了7%。石油收入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包括海湾国家在内的欧佩克产油国都大量超产,以今年11月份为例,欧佩克产油国的日超产量就高达270万桶。

    今年海湾国家经济的另一大特点是上百亿美元的海外资金由美国返回本土,回流资金使海湾国家流动资金充沛,投资增加,股市繁荣,大量工程项目上马,带动了非石油经济的发展。

    2003年的海湾经济不容乐观。除非伊拉克战争久拖不打,保持战前的紧张状态,油价有可能继续高涨。但此间的经济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的对伊战争将会速战速决,战后受美国控制的伊拉克将大量出口原油,以获取重建经济的资金。再加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石油需求不振,油价将会大幅滑落,预计每桶油价低于20美元。果真如此,那么海湾产油国将迎来经济紧缩的一年。

    印尼

    信心重建

    尚待时日

    ●驻雅加达记者李国章

    印尼财政部长最近表示,2002年,印尼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比2001年的3.32%增加了0.6个百分点。虽然通货膨胀率比去年的9%高出0.5个百分点,但仍然可以认定,印尼经济已经全面进入经济恢复期。明年印尼经济的增长指标初定为4%,与今年持平。

    纵观全年,处在恢复期的印尼经济基本上保持了平稳的增长,4%的增长率在东盟各国中也还算是不错的业绩,特别是股市汇市经过多次动荡后仍然保持了大致稳定的态势。但印尼经济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一是投资环境日益恶化,资金流失现象增多。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政权四次更迭后,印尼的社会治安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许多外国投资者纷纷撤资迁厂,外资流失数额一年胜似一年,前年40亿美元,去年60亿美元,今年则将达到80亿美元。二是出口疲软。仅今年上半年,印尼的出口同比就下降了9.05%,其中占出口总额75%以上的非油气产品下滑最为严重。三是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影响下,复苏中的印尼经济始终没有一个过硬的新增长点。原来政府打算把旅游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列车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但素以“天堂岛”著称于世的巴厘岛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后,印尼旅游业的形象和自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纵然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恢复世界对巴厘岛和印尼旅游业的信任,但抹去人们心里的阴霾还需假以时日。

    新加坡

    先喜后忧

    后劲犹存

    ●驻新加坡记者翁东辉

    今年以来,新加坡经济先喜后忧。喜的是开局不错,忧的是前途迷茫。上半年,新加坡经济在出口增长的带动下走出了去年衰退的阴影,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制造业连续7个月增长,政府投巨资发展的生物科学和高新技术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出口比重也逐渐提高。但自第三季度以来,由于受海外市场起伏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欧、美、日主要市场不景气的拖累,经济向好的势头受到抑制。

    新加坡经济目前正面对着一系列不明朗的因素: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强劲复苏,日本经济预料不会有太大好转,而欧洲经济也正在走下坡路。加之全球反恐斗争还在走向深入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中东战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新加坡第三季度的GDP比上一季度萎缩10.1%。在这种情况下,新政府接连两次调低了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原来的3%―4%降至2%―2.5%。

    尽管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但新加坡固有的全球竞争力仍不可小视。根据《2002年世界竞争力报告》,新加坡被评为亚洲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政府组织架构、财政政策、基础与科技设施和工业关系方面,新加坡的表现都很出色。新加坡政府的经济政策也获得好评,排在第一位,显示其经济政策能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应变调整。

    埃及

    前进步伐异常艰难

    ●驻开罗记者王传宝

    围绕埃及今年来的经济形势,埃及官方和西方媒体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埃及官方称今年的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开始复苏。但一些西方媒体则着重渲染埃及经济遭遇的困难,声称埃及经济远没有走出衰退。客观地说,埃及今年的经济形势要比去年好,只不过受“9·11”事件和中东情势所累,其前进的步伐异常艰难。

    今年,埃及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复苏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在外贸出口方面,埃及政府一年来积极为埃及产品开拓海外市场,为埃及产品的出口创造便利条件。在旅游业方面,政府甚至不惜让最高领导人出面在全球范围内招揽客源,使这一作为埃及外汇来源的支柱产业恢复了元气。

    当然,埃及经济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苏伊士运河收入去年在受“9·11”事件影响下降后,今年又因伊拉克紧张局势的影响而再度下降。一年来,埃及政府继续推动国企改革,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推进缓慢,继续深化改革进程仍然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但从总体形势上看,埃及经济能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实现小步前进已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此间业内人士也对此作出了乐观的估计:埃及今年的经济增长可望从预计的2.3%提高到2.8%。

    中亚五国

    经济增长

    普遍减速

    ●驻中亚记者李垂发

    002年是中亚经济在困难中发展的一年,中亚五国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个别国家甚至出现经济下滑的困难局面。

    哈萨克斯坦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7%―8%,工业生产增长8%―8.2%,远不如去年10%以上的速度。目前,哈外债总额达15亿美元之多。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有所下降,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而去年为4%。乌是世界产棉大国,棉花出口是该国的重要外汇源,但今年该国的棉花出现减产。土库曼斯坦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仍将增长20%左右。但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今年也出现大幅减产,原计划产棉200万吨,实际只收获了47.4万吨;塔吉克斯坦今年经济增长估计可达9%左右,不会超过去年10%的增长速度;今年是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预计其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去年的5%下降为今年的负2%。

    中亚国家经济出现减速和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阿富汗战争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影响,中亚国家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以减少经济投资的办法来增加军费开支,从而使经济建设大受影响。二是西方国家许诺的经济援助没有到位,致使中亚国家制订的经济发展计划无法启动。

    南非

    货币坚挺出口兴旺

    ●驻约翰内斯堡记者徐沅潮

    今年第三季度,南非经济增长仅达3%,没有完成预定3.8%的目标。这预示着南非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只能达到2.6%。南非财政部预测,更快速的经济增长可能要在2003年至2005年才会出现。

    南非统计局认为,制造业、金融、交通、通讯、建筑、房地产和农业是促进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电力、采矿、零售和服务业的产值却在下降。

    今年以来,南非币持续坚挺,美元与兰特的比价已达到1:9.1。去年底,兰特大幅度贬值达37%,使进口商品,特别是石油和工业设备价格上涨,从而将通货膨胀率推至14%的高峰。目前,兰特已经在去年底的基础上回升了23%。

    南非贸工部出口理事会认为,兰特升值对南非的外贸出口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今年前三个季度,南非出口增长了23.3%,收入2324亿兰特,明年的出口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经济学家认为,自1994年以来,南非经济增长显著,2000年GDP增长达3.5%,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南非经济学家D·鲁德认为,南非是今年世界上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如果目前的经济形势能再保持两三年的话,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都有可能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巴基斯坦

    外债减少经济回升

    ●驻伊斯兰堡记者朱旌

    在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减缓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政府继续推行结构改革方案,经济呈现出较大的恢复,总体经济增长出现稳步回升态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巴基斯坦目前的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有望实现4.5%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年的前5个月,巴基斯坦的收入状况良好,税收总额增长了16%;前4个月,巴基斯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接近4亿美元,同比增幅达234%。这样快速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宏观经济状况的改观和政府政策的成功。

    据巴基斯坦海关的统计数据,本财年前4个月,巴的进出口贸易增幅明显。出口达到34.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同比增长13.4%,达到37.9亿美元,贸易平衡得到改善。巴基斯坦本财年外汇储备有望突破100亿美元。有专家预测,再过10年,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可能会增至150亿―180亿美元,与外债持平。目前,巴外债总额为360亿美元,在9个月内减少了10亿美元,外债占GDP的比重已从63.5%降至58%。

    在未来的一年里,巴基斯坦新政府把大幅度降低外债水平和提高外汇储备作为今后工作的目标之一。

    越南

    内需扩大增长强劲

    ●驻河内记者赵青

    2002年越南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克服了出口市场萎缩和国内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2年越南GDP增长达到7%,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今年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大多超过和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出口增长约8%,大大高于去年4.5%的增长速度。

    今年越南经济的一个较大变化是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开始产生效益。稻米种植面积减少但产量保持了增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奶牛和水产养殖增长迅速。由于这些原因以及今年一些主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价格上涨,使得今年越南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对拉动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2002年越南总体购买力提升,物价指数增长了4%,内需扩大,结束了几年来越南轻度通货紧缩的状况。

    越南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困难是外资大量流失,今年吸引的外资仅有去年的一半左右。

    2003年,越南经济预计可保持稳定增长,越南将GDP增长指标定在7%―7.5%这一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