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东欧10国入盟正式敲定 “大欧洲”扬帆起航
  • 时间: 2002-12-16 08:18:22    作者: 纪乐航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
  • 12月13日,欧盟的哥本哈根峰会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欧洲人花费半个世纪打造的“统一欧洲”航船,将从这里迎着风浪起航。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终于结束了漫长的谈判过程,东欧10国被正式邀请入盟。2004年,欧盟将从目前的15国扩张为25国。这是继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东西部更为广泛的大融合。

      在经过签署入盟条约和批准手续后,塞浦路斯、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将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RomanoProdi)盛赞,10个新成员国的加入将结束欧洲分割而治的局面,历史上首次出现一个统一的欧洲,联合是欧洲人共同的愿望。新成员国家更是喜悦开怀,波兰总理米勒(LeszekMiller)称,加入欧盟是一笔好交易。

      为了争取联合,欧洲东西部国家走过了半个世纪艰难的历程,因此,欧洲对外关系专员彭定康(ChrisPatten)指出,漫长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的确值得欣慰。欧盟东扩使得欧洲单一市场有实力与美国抗衡,25个成员国的综合经济产出将达9.3万亿欧元,而美国大约折合10万亿欧元。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舍(AriFleischer)也对此表示欢迎,他说,这是欧洲领导人富有远见的决定,欧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盟。

      这次规模空前的扩大,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版图,使欧盟占据了欧洲政治的主导地位。欧洲政治家把通过非战争手段实现的欧洲统一,看作是推行欧盟价值观和社会模式的成果。用欧委会主席普罗迪的话说,扩大为欧盟“捍卫欧洲社会模式和发展价值观增加了政治资本”。

      同时,疆域的扩大为欧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加强了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欧盟扩大到25国后,人口将增加20%,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经济总量与美国旗鼓相当。由于新成员与欧盟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经济互补性强,有利于欧盟扩大投资市场,促进欧盟总体经济的发展。

      欧盟的扩大将会进一步刺激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欲望。欧盟领导人认为,“扩大实现了欧洲统一,从而在国际上出现了重要一极”。随着欧盟力量的不断增强,欧盟摆脱美国对欧洲控制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欧盟今后将成为世界力量对比中的重要因素,是掣肘美国建立“单极世界”图谋的主要制衡力量之一。

      然而,欧盟是由独立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集团,在涉及本国利益问题上往往争吵不休,对外还很难形成“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合力。欧盟这次一下吸收10个国家入盟,要真正“消化”尚需时间和财力。等待新成员国的将是严峻的日子,它们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善司法和公共行政制度,以适应欧盟现有的体制。而增加了新成员后,欧盟如何实现它的效率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光是语言就从现在的11种增加到21种。要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欧洲统一,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大欧洲”航船将在大风大浪中颠簸前进。

      相关链接

      二战后,在遭到战争重创而衰败的欧洲,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欧洲联合的途径,并提出了具体设想。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6国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1957年,上述6国签署建立欧共体的《罗马条约》。欧共体建立后先后经过4次扩大,从当初6个创始国发展到现今15个成员国,名称也改为欧盟。目前的扩大是欧盟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是欧盟为实现建立从大西洋岸到乌拉尔、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大欧洲”构想而采取的实际战略步骤。

      为这次扩大,欧盟准备了将近10年,花费了巨大财力和精力。上个世纪90年代初,欧盟利用冷战后地缘政治形势对其有利的变化,开始积极筹划东扩。1993年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欧盟国家领导人绘制出了向中东欧和地中海扩张的蓝图,并以欧盟社会发展模式为申请国制定了政治、经济和履行欧盟现行法律法规的3条入盟标准。1998年和2000年,欧盟分两批开始与候选国在31个领域进行入盟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