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中国GDP保持7%-8%增长率的六个依据
  • 时间: 2002-12-30 08:20:2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经网    点击:
  •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在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20年领先世界各国和未来发展仍以高速增长的时候,国内外人士对这一问题,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表示了特别关注。我们认为,我国GDP增长率保持在7%-8%左右是可能的而且科学的。

    一、只要国际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三大产业在未来的时期,GDP增长率仍会保持7%-8%左右的水平,个别年份出现6%或9%也属于正常情况。一般来说,第一产业增长率为2.6%-2.8%,第二产业增长率为9.4%-9.5%,第三产业增长率为7.2%-7.3%。按照各产业的比重计算,综合增长率为7.6%-7.7%左右。一般来说从需求角度观察,拉动经济增长率的是三驾马车。一是投资,我国近两年投资占GDP比重都超过40%以上,分别为42120亿元和47090亿元,实际增长13.8%和11%。据测算,对GDP贡献率为4个百分点左右;二是消费,近两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和8.4%,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4.8%和4.3%,在全社会消费价格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维持在0%――0.7%的状

    态下,消费品零售额为40850亿元和45050亿元,实际增长为10.7%和11.4%,据测算,对GDP的贡献率为3个百分点左右;三是近两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分别为13.1%与14.6%和11.7%与15%,据测算,对GDP贡献率为1个百分左右。三大产业共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左右,从而保持了我国GDP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入世效应日见明显,200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将突破6000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由第15位提升为第6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始终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2001年“引进来”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69亿美元,同时,我国2002年6月底建成境外企业6758家,对外工程与劳务合作营业额达972亿美元,在外劳务人员有47.5万人,国外人士认为:世界向亚洲直接投资的一半集中在中国,中国在直接投资增长情况下,经济增长率达到8%-9%。可见对外经贸能拉动GDP1-2个百分点以上。

    三、我国城市化发展推动GDP增长率的提高,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仅有37.7%,严重滞后于我国的工业化占GDP50%左右的水平,据测算,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创造出1000亿元的社会消费需求,既能缓和就业压力,又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加速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与民主化并列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

    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宏观调控职能的成功手段,我国五、六年前针对经济运行过热和两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率,相机采取了从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抑制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经济成功“软着陆”;1998年以后外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困扰,内有特大洪涝压力,我国断然调整宏观经济决策,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五年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出现了新局面,使国家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有效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建设了上万个有利于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工程项目,投资总规模达3.2万亿元,每年拉动GDP1.5-2个百分点,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国家和民间有丰厚的金融资产,经济增长要有物质基础支撑,这一点我国有相当的优势。一是我国财政收入1995年仅6242.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0.7%,2001年上升为16386.04亿元,占GDP比重上升为17.1%;二是各种金融机构的存差年年扩大,1998年只有9174亿元,2001年升为31302亿元,2002年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17.7万亿元,而贷款余额为12.64万亿元,存差为5.13万亿元,说明有近30%的银行信贷资金未被有效利用;三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率高,存款余额2002年9月达8.41万亿元,如何将储蓄转化为经济投资有待进一步解决;四是2002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586亿美元,并且人民币汇率稳定。据2002年科尼公司发布的外国投资信心指数显示:我国为1.99,高于美国的1

    .89。我国除了人力资源过剩外,同时存在物力与产品严重过剩,生产能力闲置,产品库存增加,商品均供大于求,这为GDP增长率的提高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五是我国2002年上半年个体、集体投资增速达17.8%,高于往年8-9个百分点,2001年底民间金融资产超产12万亿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投资来源。我们还应看到各类经济成份占总投资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1997-2001年国有投资比重由52.5%降为47.3%,国内民间投资比重(含个体、集体、股份制、联营等)由35.9%上升为4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比重由11.6%下降为8.1%,后两者合计超过一半多。

    六、我国已是仅次于美、日、德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现在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制造业的GDP贡献率达42%以上,尤其高新技术开发与研制的贡献率更有重要作用,如北京市GDP有60%来源于高新技术产品。从产业的角度观察,我国工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近年来农业年均增长率为3%,对GDP的贡献率仅为0.5-0.6个百分点;工业建筑业年均增长8%-9%,对GDP贡献率为4个百分点;服务业年均增长7%,对GDP贡献率为3个百分点。因此,我国GDP年均增长率7-8个百分点是有科学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