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1、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总体上趋于平缓,但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2002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发展曲折不平。第一季度,主要受补充库存和住房、汽车行业活跃推动,美国经济取得5%的高增长率。但从二季度起,由于美国公司假帐“丑闻”不断爆发,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加大、股市连续下挫及美元贬值等一系列因素,使私人消费萎缩,美国经济增速骤减。欧盟经济虽开始回升,但增长速度缓慢。日本经济一季度虽出现复苏,但由于经济结构问题的痛疾而回升乏力。从总体上判断,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为2.8%,高于上年水平。世界贸易预期增长3%左右。
2003年,世界经济状况可望进一步好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由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将使回升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因国际环境的改善获得增长的外部动力。预计200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将达3%-3.5%,世界贸易增长率可望达6-7%。
反恐战争升级、中东局势动荡、石油价格上涨、南美地区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消极因素的存在和发展,对未来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仍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2002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显著回升。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截至2002年8月,较上年12月上升11.2%。除初级产品外,一些主要工业制成品如钢材、塑料、棉纱、布等产品的价格也大幅上扬。石油价格更是一路飚升。预计2003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继续有所增长,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价格水平将在一段时期缓升后逐步趋平。
2.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9%,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支持经济较快成长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投资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8%,增幅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和外商投资增长强劲,刚刚结束的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成交情况较好,成交额增长幅度接近10%;电子通讯产品和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制造业成为愈益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预计2002年全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将达7.8%。
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些明显的有利因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将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经济继续健康发展。
从宏观政策看,经过连续几年扩大内需的实践,政府在宏观调控手段的灵活运用方面愈趋成,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基础。
从市场层面看,随着对外开放扩大和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国内的需求规模将有所扩大,增强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如消费需求不足、就业压力较大、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制约因素。
从总体上判断,2003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预期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在7.8?8%之间。
二、中国货物贸易发展前景展望在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和中国经济快速健康成长、外资进入不断加快的条件下,预计2002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将有望超过60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7%,其中出口额3150亿美元,增长18.3%进口额2850亿美元,增长17.0%。贸易顺差30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有所增加。预期200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7%左右。
三、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1、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跨国公司重新调整全球生产布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近两年来,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新经济”部门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严重受挫,使许多跨国公司大大加快了IT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速度。
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成长,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和充裕的加工制造能力,愈益成为跨国公司生产、制造基地转移的首选地之一。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IBM、英特尔、思科、索尼、理光等大公司纷纷将其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基地迁移至我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并建立起配套产业群,面向全球进行生产和销售。由于IT、IC产品从研发到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的周期不断缩短,可以迅速形成较强劲的出口能力,对今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如何抓住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新的有利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交换所产生的比较利益,是要予以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2、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应予以密切关注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继2001年底跌至谷底后,出现明显的恢复和反弹,有些商品价格甚至出现了大幅飚升。
预计2003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将继续有所增长,价格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因此,如何抓住机遇,扩大出口应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有些商品如农产品,由于受气候条件不利的影响,价格将有较大上涨,宜加紧扩大或增辟这些产品的出口。
2002以来世界石油价格较上年末回升40%左右。随着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动武、中东局势动荡等一系列因素,油价还可能出现大幅上涨。为避免油价波动对我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应密切注视和研究世界石油市场形势。
3、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正常发展目前,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看,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交流中的重大障碍,尤其是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反倾销等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实行限制。
2001年国际上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就达到起,涉案金额13.1亿美元;2002年1-9月又立案46起,涉案金额6.3亿美元。其中比较突出的案例有:美国“201”钢铁案;DVD知识产权纠纷案;欧盟禁止我国动物源产品进口案;对中国出口打火机设限案;日本加强对中国蔬菜药物残留检测案。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严格履行世贸组织成员的义务,遵守各项国际承诺,加快国内市场开放进程,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中国一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对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出口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高度关注。政府、企业、商会、行业协会之间应密切合作,积极化解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冲击,为中国企业公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外经贸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 时间: 2002-12-30 08:28:5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经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