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钢载重子午胎由于项目投资大,技术门槛高,制造难度大等原因,过去一直是民营企业难以涉足的领域。今年以来,在汽车市场拉动下,国内全钢胎市场骤然升温,销售异常火爆,产品供不应求。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钢胎产量达到4368万条,同比增长60.72%。受需求和利润刺激,在全国引发了投资建设全钢胎的热潮。在这场热潮中,山东省东营市广铙县大五镇及其周边方圆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有6家民营企业同时投资建设全钢胎项目,成为行业焦点。
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这么多家企业同时投资建设全钢胎项目,令人难以置信。业内人士也有诸多不同看法,认为是盲目胡来者有之,认为其大有发展前途者也有之。为了深入了解这里的具体情况,记者近日来到大王镇采访。
正在建设全钢胎项目的6家企业是:位于大王镇的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山东永泰化工集团永盛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与大王镇紧邻的位于稻庄镇西水磨村的山东西水集团所属兴源橡胶有限公司和华泰有限公司,与西水磨村近邻的位于寿光市台头镇的银宝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另据了解,位于大王镇的的恒丰橡塑公司和位于东营市的亚星轮胎有限公司,也开始运作全钢胎项目建设。
我们这里是:轮胎窝。其中2位老总对记者这样说。在大王镇及周边方圆不超过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30多家斜交胎生产企业,如果加上摩托车胎则有50多家轮胎生产企业。
改革开放以后,大王镇及其周边地区抓住橡胶产业发展经济,以个体、私营、小集体经营为主,生产橡胶管及其他橡胶加工制品,鼎盛时期,几乎村村户户都在生产,大王镇的橡胶制品一度辐射到全国各地。然而,由于一开始发展时形成的散乱局面,以及质量意识淡薄等原因,没有形成龙头企业,整体层次没能得到提高,假冒伪劣产品较多。到20世纪90年代后,这些胶管生产企业已没有发展前途,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赚到了钱,完成了部分原始积累。从1995年开始,一部分企业转向投资轮胎项目,开始只做农用胎,后来再做汽车斜交胎。在这些企业带动下,大王镇及周边地区的一批企业进入了轮胎生产领域。据了解,这6家投资建设全钢胎的企业是这一地区较好的企业。
分析这里纷纷投资全钢胎的原因,几家企业老总观点基本一致。首先是市场需要。全钢胎供不应求,就会刺激企业投资,这是市场发展的客观存在,资本必然要流向利润空间大的产品。其次,子午胎是轮胎发展方向,其优越性已被用户广泛接受,市场前景广阔,而斜交胎却日益萎缩,企业要想在轮胎行业有所发展,必须要上子午胎。三是经过十几年的消化吸收,全钢胎技术,设备及原材料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全钢胎项目投资成本大大降低,为民营企业投资提供了条件。
据记者了解,这6家企业全部采用国产化全钢胎技术,其技术来源为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青岛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和桦林橡胶集团;其密炼,成型和硫化等关键设备均采用国产设备,而压延、内衬层、裁断等设备多为引进,复合挤出设备国产和进口各半。过去30万条/年全钢胎项目投资约5亿-6亿元,而这6家企业一期投资为2亿-4亿元,投资结构基本是银行贷款一部分,企业投入一部分,职工集资一部分。
对于同一地区多家同时建设全钢胎项目,他们自认为既正常又不正常。金宇公司总经理延万华认为,说不正常是因为投资太乱、太散,规模又相对太小,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浪费。但总体看还是正常的,这种情况是发展中的必然,如果不经过这一阶段,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同时,民营投资的出现也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轮胎窝”里全钢胎建设正冒热气(上)
- 时间: 2002-12-31 08:40:51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亚洲橡胶网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