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3年天然橡胶价格上涨与供求因素关系
  • 时间: 2002-12-04 08:23:2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商务网    点击:
  • 据贸易商和市场分析家预测----由于产胶国的天然橡胶减产计划及中国对天然橡胶需求的强劲之势(虽然中国需求增长幅度呈稳中有升状态),2003年世界天然橡胶的价格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虽然2002年胶价最高点时达到95美分/公斤(FOB),几乎比2001年胶价最低点46美分/公斤(30年来胶价最低点)要翻了一番。但是专家分析并预测2003年泰国3号烟片的基准价格可能会上涨到高1美元/公斤(FOB)。

    贸易商认为明年橡胶的市场价低迷时可能会跌破85美分/公斤,但绝对会保持在一个强劲的心理价位即80美分/公斤(FOB)之上。

    星期三RSS3 12月至明年1月船期的报价为84-85美分/公斤。

    伦敦国际橡胶研究机构(IRSG)经济统计部长Prachaya Jumpasut表示:“假如明年天气和气候状况总体正常的话,我相信橡胶需求增长会比供应增长的速度要快得多,尤其是ITRO(泰马印三国橡胶国际公司)的政策趋向会起到重要的影响效果。”

    ITRO是由世界上三个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于2001年12月在巴厘岛合作成立,为了制止急剧下滑的胶价而产生的一个合作组织。ITRO成员保证2002年开始执行共同削减10%的出口量和减产4%的计划,来支撑低迷的胶价行情。

    ITRO成员国已经于今年开始减少产量和出口量。虽然有关ITRO启动保护胶价的消息对市场有利,但是贸易商和分析家认为此方面的努力在本年度胶市牛市的过程中,仅是起着一定支持的作用。毕竟,橡胶行业还是靠天吃饭的。

    上半年,东南亚天然橡胶产区的天气不是寒冷,就是长期的干旱。下半年季风季节阻碍了割胶。恶劣的气侯条件致使橡胶树产出的胶乳减产不少。

    ITRO储胶计划支撑着天然橡胶市场的行情。贸易商认为ITRO的出口减少及产量的减产并不是限制橡胶供应的唯一因素;它的天然橡胶库存项目计划,这项将由国际橡胶联合公司来执行的项目将会起到支撑市场行情的状况。

    “如果减少出口和降低产量不起作用的话,国际橡胶公司就将从市场上买进橡胶。”----印尼橡胶联合会执行总监如是说,“如果国际橡胶公司的策略和行动有效的话,毫无疑问会对支撑天然橡胶的价格起到助力的作用。”

    国际橡胶公司是在8月份正式成立的,旨在从胶农手中购买橡胶并通过持有来达到稳定价格的作用,然后再直接将橡胶卖给终端消费者。国际橡胶公司本来预计于今年11月开始运作,然而由于印尼和马来西亚至今却尚未指派本国代表参与国际橡胶公司的管理团队,所以国际橡胶公司仍未启动。同时由于只收到泰马印三国3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尚为不足,仍需注入资金。国际橡胶公司的成员国早先保证筹集资金共2亿2千500万供运转之用。对于广大的贸易商来说,虽然他们相信必要时候的买进橡胶库存起来,理论上对支持胶价能够起到作用,然而他们对国际橡胶公司能否真正实现诺言表示怀疑。

    美国一名资深橡胶贸易商认为-------“如果ITRO成员国真正能够做到开放各自的门户和打开自己的钱包,橡胶的价格会提升起来,但是是暂时性的…对国际橡胶公司这样一个贸易团体的冒险经营是否有效表示疑问,它只是天然橡胶市场数年熊市背景下带来的产物。”

    印尼贸易部部长已经反复重申印尼政府资金紧张,几乎很难再提供多余资金给国际橡胶公司。泰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官员早些时候已经表示会提供资金给国际橡胶公司。泰国农业合作部副部长Newin表示:3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仅仅只是国际橡胶公司的行政管理费用。其他资金费用,还需要其他金融机构和银行进行融资和支持。可以采用银行预开信用证方式支付给胶农,以确保国际橡胶公司购买橡胶所需款项并从胶农手中取得橡胶,然后将橡胶卖出,货款回笼后再还给银行。

    天然橡胶的价格行情与美国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主导消费国之一。如果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健,则会生产和销售出相应较多的汽车产品,那么进口橡胶的数量就会增加。

    但是对于2003年来说,橡胶出口商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中国而不是美国,因为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已经超过了美国。国际橡胶研究机构IRSG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

    2000年,美国消费了119万吨天然橡胶,中国的需求还局限在108万吨。2002年1月至11月中旬,美国对天然橡胶的总需求为104.5万吨,而中国的天然橡胶总需求已经高达129.5万吨。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三角集团的一名高层领导预测:2003年,如果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顺利的话,中国对天然橡胶需求量可望达到130万吨。从今年中国进口70万吨(政府下放指标)左右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中国的轮胎制造企业和橡胶贸易商能够完全消化掉2003年政府下放的85万吨的进口配额。

    然而青岛国大期货公司天然橡胶分析专员王伟博先生认为,三角集团公司的以上估计过于保守,他本人认为2003年中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应有200万吨,其中进口100万吨。王先生近期刚考察、参观了不少国内轮胎制造企业,他说:“明年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和进口量,绝对要比这些轮胎企业对外宣称的要多的多…..可以去看看这些企业的发展和扩张的计划和安排,可以说势头相当的不错!”

    -------泰国联益橡胶有限公司中国代表处 傅先生,0592-528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