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国对日出口农产品呈现锐减态势,由此,农业部有关官员指出,应对“绿色壁垒”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当务之急。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一些国家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为多种中国农产品制造了“绿色壁垒”。这就是说,中国农产品要想顺利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除质量要达到国际通用的食品卫生标准外,还要满足这些国家各自制定的更为苛刻的技术标准。
蔬菜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之一,但据农业部有关官员介绍,今年我国对日本出口的菠菜却呈急剧下降态势,出口量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超过了三分之一。
农业部官员指出,早在去年,日本就开始曝光进口蔬菜中残留农药超标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是,日方认为,进口蔬菜有机磷杀虫剂含量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中规定的标准。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方实施进口强制检查的冷冻菠菜,99%以上从中国进口。
这位官员说,关键在于这种限制措施不仅损害了中方的出口利益,也损害了日资企业、日本进口商及日本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日方为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还有意把个别农产品和个别批次中检出的个案问题扩大化,误导日本消费者,导致日本市场对中国农产品的忧虑延伸到了其他中国农产品。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日本食品署在8月30日举行的2002年财年(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第二次SBS大米招标中,中国损失就十分惨重。这次招标一共签约10596吨国外大米,其中美国6807吨,占到64%,而中国大米的签约量则锐减到3060吨,只占到29%,大大低于去年55%的比例。事实上,中国大米至今还没有被发现任何残留农药超标情况。
农业部官员认为,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还缺乏质量规范,无论外观和内在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产品出口要突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 ,必须解决质量问题,建立农产品安全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出口蔬菜产品监测体系和快速预警机制,收集研究国外的检验标准和安全卫生法规,尤其要加大对出口蔬菜的农药残留等监管力度。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应对蔬菜“绿色壁垒”已成当务之急
- 时间: 2002-12-05 08:06:30 作者: 茹晴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