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冬交会多了一条“铁”规定:所有参展农产品必须经过检测,达不到无公害标准的,将一律被拒之门外。
冬交会的“铁门槛”绝不是用来唬人的。一个月前,首批瓜菜从海口港出岛北上,除了驾驶证、运输证之外,驾乘人员身上还多了一种证件―――由我省权威部门出具的“无公害瓜菜检测合格证明”。运销商自信地说:“有了它,全国市场任我行。”
无公害观念深入人心
在原来“放种”订单的基础上,澄迈果菜运销协会今年推出了“放苗”订单的新概念。协会会长王美志介绍说,由“放种”到“放苗”,运销商要增加20%到30%的投入。但是,把经过科学培育、抗病力强的壮苗交给农民,农民就可以少打农药,有利于生产出无公害的农产品。
今年9月,海南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消费月”专项活动,全省76个重点田洋经受了环境质量检测,总体上达到优良水平。农资市场得到有效整顿,基本杜绝了高剧毒农药的使用。海口、三亚、琼海等市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场所,海口还建立起了市场准入制度。主持这项工作的江泽林副省长认为,这项活动的最大成果是,无公害生产意识和消费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追求。
“放心”的根本在建章立制
从1998年开始,省农业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后制定颁布了40多项事关海南农业的地方标准,初步形成了我省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体系。海南还先后颁布了4个配套的地方法规,通过法治的手段引导农业生产走上标准化轨道。
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也是紧锣密鼓。目前,全省各市县都设立了农产品安全监督机构,配备了农药残留速测仪、动物检疫设备,培训了专业人员。主要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和无公害销售专区也都设立了检测站。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即将于年底竣工。
是壁垒更是跳板
实行无公害无疑抬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在它面前,所有掉以轻心者、迟疑不决者和落伍者都将受到市场的惩罚。
今年,北京市开始实施以“场地挂钩”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制度,全国大批蔬菜产区失去了进入北京市场的机会,而我省的文昌白茅洋、澄迈福山等5个基地却首批免检获得北京市场“入场券”。原因很简单,它们都是经过认证的省级“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
同样,我省水产品今年之所以能够“逆势飘红”,关键也是突破了这道壁垒。目前,全省已有11家企业获得美国、欧盟、韩国的认证。
海南今年计划冬种瓜菜面积171万亩,其中已认证的省级“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就达100万亩,占总面积的58.5%。最新市场抽检结果表明,全省瓜菜无公害率高达88.8%。
当部分省市水产品因氯霉素超标而导致出口减缓时,今年1―9月海南的出口量和创汇额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6.3%和33.6%。
海南是全国6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目前,已建成覆盖全省的动物疫病控制体系、疫情监测体系、防疫监督体系、商情监测体系和兽药监察体系。到年底,海南的畜禽免疫率和产地检验率都将达到100%。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无公害:海南农业的金字招牌
- 时间: 2002-12-05 09:03:2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