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海南农垦报》讯 (记者易家凡 通讯员陈宏桂)11月28日到12月1日,农业部农垦局副局长丁力在深入海南农垦考察时,对海南农垦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海南农垦实施的“四个一”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对“四个一”工程的内涵进行了提升和升华。要求海南农垦要结合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给“四个一”工程赋予新的内涵,要采取过硬措施,加速推进“四个一”工程的建设。要求农垦要在全面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小康的基上,当好实现农村小康的先锋。
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邱国虎、局长林玉权、党委副书记陈菊英先后陪同丁力副局长,深入到三江、东路、东昌、红明农场、万嘉果农庄、乌石、新星农场、保亭热作所、南滨农场、富斯复合肥有限公司、亚龙木业等11个单位,在历时4天的行程中,他考察了垦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热带高效农业、场部小城镇建设等,与垦区的干部职工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对海南农垦的各项工作和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海南农垦这一届领导班子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上任的,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已经在深度的调整中获得新生,走出了低谷。特别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建设“四个一”工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海南农垦这几年的成功经验,对于全国农垦甚至对于当前农村实现小康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丁力说,海南农垦建设“四个一”工程,意义非常重大,目前实现“四个一”目标已在全垦区形成了巨大的声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正在全速地推进。海南农垦的发展思路是越来越清晰,方向非常明确,这是非常可喜的。在新的世纪应该大有作为,现在这届党委打下很好的基础,海南农垦将会有一个高速跨越式的发展。丁力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20年的战略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突破点在农业。我们农垦作为具有组织优势、规模优势和科技优势等多方面的优势的这样一个现代企业组织,确实已具备了现代农业的雏形和条件,应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锋。海南省对海南农垦提出的打造海南农业“航空母舰”的要求,就是要农垦成为从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的一个示范基地和桥梁纽带作用。海南农垦实施的职工自营经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退回到传统农业,这种认识不对,它是在现代农业的指导下,根据海南省省情和垦情作出的这样一种调整。热带高效农业就是将传统的家庭农业引向现代农业的一种尝试。所以,海南农垦改革和建设现代农业可以为海南小康建设起到先锋作用、先导作用。
海南农垦建设“四个一”工程就是一个例子。它的感召力是非常巨大的,房子一盖起来,种植方式一改变,对当地农民无论是产业带动、科技带动,还是文化带动,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因此说我们实现农村小康,更重要的是农垦要自身实现小康。
丁力说,海南农垦提出的“四个一”工程,形象生动,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他并对“四个一”的意放进行了升华。第一,一份产业,是实现小康的基础,这个意义非常重要。没有产业,哪来事业。海南农垦提出的一份产业,是对中央小康目标认识的一种深化。这个产业不是传统的产业,而是现代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跟国际国内大市场竞争中相联系的产业,这是第一个内涵。
第二,一幢楼房讲的是农垦人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过去农垦的职工住房都是兵营式的。他说,前年他在黑龙江调查时,看到农垦兵营式的房子,地方的干部说,农垦的职工的房子都没有解决,怎样示范。看农民看什么,不就是看房子吗!他这次所看到的海南农垦职工的房子都建得非常漂亮,很有气派,职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是非常可喜的。有这么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职工就会热爱农垦。
第三,一笔存款是农垦实现小康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和保障。我们过去讲农垦的发展,一讲就是国家的投入,讲地方政府的支持,讲民间的投入讲得少。农垦职工的投入,实际上是自己的投入。一笔存款,不但是考虑的是现在,我们还有以后的发展。同时它又是农垦的一种保障。当然我们今后的发展要靠社会保障,但最根本的保障还是来自于我们农垦人是不是自己有一笔存款,有了存款、有了积蓄,广大职工心里就踏实了,自由度就高了。这是任何社会保障都替代不了的。
第四,一辆汽车,讲的是农垦人行为方式的自由化的改变。我们农垦人过去长期封闭,走路去上班、去割胶。而汽车使我们的活动半径扩大,更加方便与外部世界联系。汽车是一种工具,反映了农垦职工的生活方式、交通的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进步。
丁力说,海南农垦建设“四个一”工程,除了有深刻的内涵外,还有五个特点。一是立足家庭。农垦最基础的就是家庭农场,“四个一”工程的提出第一个就是立足家庭。二是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着。三是学有榜样。一些先富起来的榜样,职工可以仿效、可以学习,带动作用非常大。四是切合垦区实际。因为我们的薄弱环节就是住房条件差,有了存款,就可以改善住房条件,就可以改变交通方式。五是生产经营和生活、生存状态相结合。现在很多指标就只有生产经营,没有生活和生存指标。我们提出的汽车、楼房讲的就是生活、生存状况。海南农垦“四个一”目标的提出,对全国其它垦区制定目标包括基层单位结合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丁力在论述了海南农垦建设“四个一”工程的内涵和特点外,还归纳了三条线索。其一是关于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无法奔小康。其二是广大职工的生活、生存状态,这是广大职工最根本的利益。其三是先进的组织方式和文化。三条线索实质是怎样把“三个代表”的思想与农垦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丁力说,海南农垦建设小康,要考虑的几个战略重点问题。第一个层次就是建设农垦小康的战略方向。一是产业升级,二是体制创新,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层次就是建设小康的战略布局问题。一是建设小康的产业布局,二是建设小康的区域性布局。哪些农场先实现,哪些农场后实现,怎么走这个路子,都要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和规划。
丁力说,海南农垦在全面建设小康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家庭经营与产业经营的关系。我们提出的“四个一”工程,打破了过去哪种单一的经营形式。每一个家庭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海南农垦在家庭经营的同时,注意产业经营。
第一是形成基地,第二是扩大营销,第三是保鲜和深加工,第四是科技进步。海南农垦在发展自营经济过程中,要注意产业链的延伸。如果不重视产业链,就失去了农垦的特色,就把我们等同于农村,国家扶持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是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海南农垦在推动“四个一”工程中,干部带头,一些先进分子、专业户带头来推动“四个一”工程的实现,有些人看到人家发了财就不舒服,如果不破除这样的观念,就很难实现“四个一”目标。在事业发展的早期,我们要通过干部富带动职工富,起到带动职工富的作用,这点不能动摇。干部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把注意力转移到管理和服务职能上来。要注意资源的分配,干部在土的分配、包括小城镇建用的分配中都要注意公平。要鼓励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不要长期停留在一家一户经营这一块土地上。而是尽量地将土地集中到一些种植大户手中,多形成一些大户,形成规模经营。我们应该注意打造现代农场主、现代农庄主。万嘉果农庄就很具有先导性。
三是产业前沿与产业支撑的关系。无论是企业家、农场主还是职工,都应把工作重心由自身的产业支撑转移到市场前沿、转移到产业前沿上来。海南农垦竞争的前沿不是在岛内,而是在全国,是在世纪,眼光要开阔。
四是垦区与地方的关系。农垦要发展必须要求得到外部良好的环境,我们要用当地政府的眼睛来看我们,换位思考,来看我们的地位和作用。不要老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别人。我们农垦要成为当地政府的眼珠子,使他珍惜,知道它的重要性,让他来支持我们。我们要在产业带动、科技带动、文化带动、生态带动等诸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海南农垦处于一个生态保持良好的经济区,在今后的发展中,包括全国农垦都要注意生态的保护。海南在建设生态大省、绿色生态省的过程中,海南农垦要发挥我们的作用。海南的发展,包括农垦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还要来源于生态。保护了生态,就是保护了未来飞跃式的发展。
丁力还谈了海南农垦实现小康要采取的关键性措施,这就是抓转变观念。要破除盲目发展、行政推动式的发展、一厢情愿的发展、封闭式的发展、墨守成规式的发展观。要树立定位中发展、竞争中发展、开放中发展、创新中发展。二是抓策划。哪个农场,哪个企业搞得好都是策划在前、规划在前、谋划在前。我们现在搞现代农业,一定要搞好规划,而且要对这个规划不断地扩充。可以让各个农场发挥创造性,发扬创新精神,要对未来的发展搞好规划。
同时,农垦总局也要搞好谋划,要借助外脑来发展自己。三是要抓人才。第一是要发挥土专家、技术能手的作用。二是要抓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人才,没有经营头脑的人,什么也搞不成。三是企业家人才。农垦的企业家人才非常稀缺,我们应该非常珍惜我们的企业家人才。
四是要抓组织。我们要发挥农场的文化优势,进一步强化组织。现在搞得好的农场,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把方方面面的组织整合起来。我们要以提高产业化的组织程度、立体化的产业程度为突破口。现在一提到组织化就回到过去的行政性的,那不行,而是要围绕产业的发展。五是要抓环境。农垦的建设一定要有好的环境。一是舆论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三是生态环境,四是创业环境。要创造一种使大家干事,干成事的环境,使农垦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丁力还对海南农垦的其他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要加速推进“四个一”工程的建设
- 时间: 2002-12-06 08:34:1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商务网摘编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