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海口市兰花协会在海口人民公园举办为期9天的兰展,展出的100多个兰花品种中,海南兰花有近30个品种。国兰清香满园,洋兰艳丽多姿。前来赏兰的爱兰者络绎不绝。海口市兰花协会秘书长林世全说,举办这次兰展固然是为了给新年增添一份喜庆,但更重要的是,想以此逐渐打造海南兰花的品牌,保存海南兰资源,发扬海南兰文化。―――编者
海南几乎每座叫得出名字的山峰上都有数十种兰花含香吐蕊。尖峰岭就有兰花80多种,霸王岭上有70多种,黎母山现已发现97种。1964年,经中科院华南热带植物所调查,海南岛兰花共有58属145种;到1988年建省之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调查,发现我省有兰花60多属160多种;目前,经省林业局最新调查得知,我省兰花有72属182种。在所有这些兰类之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品种为海南所特有。
幽兰吐秀乔木下
海南岛四面环海,空气潮润,阳光充足,密林遍布,是兰花生长的理想场地。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终年兰蕙飘香,整个岛屿恰似一座天然的兰圃。
海南地处热带,热带兰多是气生兰。从植物分类学来看,兰花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附生兰等类;在传统养兰者看来,兰花则分为国兰和洋兰。国兰大多是地生兰,其特点就是生长在土地上;洋兰则大致可看作是气生兰和附生兰,她们盘绕在古树或山岩上,根须裸露在空气中以吸取水份和养料。
生长在海南的兰花,既多气生兰,也有地生兰。在海岛中部的山岳地带,多是莽莽原始丛林,这里光照充分又有绿荫如盖,热带兰那娇嫩的花叶不至于被直射的阳光灼伤,她们便攀援在山石和树枝间,终年吐香分蘖,生生不息;而在丘陵平原地带和高山低海拔地区,乃至沿海沙边的草丛里,都可以发现地生兰的踪影。
1963年1月,朱德游览尖峰岭,见芝兰遍布,欣然命笔吟诗二首:
“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
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草树边。
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任人观。”
几十种海南特有种
海南兰花盛开在大大小小的峰岭沟谷之间,几乎每座叫得出名字的山峰上都有数十种兰花含香吐蕊。尖峰岭就有兰花80多种,霸王岭上有70多种,黎母山现已发现97种。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海南岛上兰花新品还在被陆续发现。
1964年,经中科院华南热带植物所调查,海南岛兰花共有58属145种;到1988年建省之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调查,发现我省有兰花60多属160多种;目前,经省林业局最新调查得知,我省兰花有72属182种。在所有这些兰类之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品种为海南所特有。著名的卷萼兜兰,我们已在2001年的《兜兰》邮票上目睹过其芳容;石蚕兰虽貌不惊人却被称为“救命草”,是治愈肺结核的特效良药;冬凤兰花色淡雅,如贵妃醉酒白里透红;安诺兰婷婷玉立,石斛兰娟秀妩媚……
大约懂得连缀树叶以蔽体遮羞的同时,人类就意识到了用花朵来点缀生活。兰不仅是自然赐与人类视觉和嗅觉的厚礼,也是上天厚赐于人类的一剂良药。海南人很早就善于利用兰资源了。在乐东、保亭一带的大山脚下,至今保存着不知何时流传下来的以兰治病的秘方。走进那里,不管是肝病或肺病,也不论是咳嗽还是发炎,人们采来一株血叶兰或金石斛,加些神秘的配方制成中药,差不多有包医百病的奇效。其实,上天赐予人类兰花还不仅是对人类肉体的安慰,同时也含有精神上的慰藉。
精致深厚的兰文化
在我国历代的群芳谱中,能让文人墨客和市井小民都器重有加的,大概少有谁能与幽兰匹敌。兰天生清香又远居幽谷,正契合了中国文化中对独具异禀却隐逸世外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养兰、品兰、咏兰、画兰,爱兰之风代相承传,渐而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兰文化。
据说孔子是兰文化的始祖。2500年前,孔子游历诸国,在鲁境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由陡起身世之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他称赞兰花:“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德立,不为穷困而改节。”老夫子的两句话为中国兰文化的主题定下了基调:以兰喻人,以兰譬德。兰是独持清操飘逸出尘的人生的象征。
许霁楼在《兰蕙同心录》中评说兰花:“王者之香,富贵之极;空谷则芳,隐逸之极者也。出污泥而不染,经岁寒而不凋。”有人以酒(醉)、茶(醒)、兰(逸)总结古代中国文人心态发展的历程:盛唐之前,文人醉心于建不朽之功业,是醉的人生;晚唐以降至宋,文人意识到个人的局限,开始了醒的人生;从苏轼开始,文人开始逃逸俗世的纷争,逸的人生开始抬头。其实,孔老夫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教中何尝不暗含了对“逸”的向往?
对兰花的吟颂,肇始于孔子。首创以水墨画兰者,有人推为南宋赵孟坚,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两幅春兰画卷,为存世最早的国画兰图。与他同时稍晚的郑所南则最早以画兰名世。宋亡后,郑所南画兰时从不画土,人问其故,郑答道:“(土)已为番人夺去!”在《墨兰》中他以兰自喻:“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兰花那种不与流俗为伍的精神被提升成怀想故国的爱国情操。
海南兰藏秀深闺
尽管海南兰品种繁多且处处芝兰飘香,但由于一些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多少年来,海南的兰花一直被世人所遗忘。海南兰花虽丽质天生却深藏幽闺,正有“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的那种寂寥?
直至清末,南海人区金策还在《岭海兰言》中说:“意者贯耳嫠面之国,苗瑶黎僮之乡,亦必有名种出其中,但不知采取烟没无闻耳!”区老先生终生爱兰如痴、与海南只隔海相望,他尚且只是推测“贯耳嫠面之国”必有名种,海南之兰在历史上的默默无闻由此可知。
海南兰花不为世人所知,有其自然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海南岛向来海外孤悬,与文化发达的中原少有交通,而兰花又多生在人迹少至的热带丛林,要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将之录于笔墨确是一桩难事;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长期培养、欣赏的兰花都是国兰(地生兰),国兰花色素雅近于叶色,虽清香远溢却毫不张扬,正适于中国人对于“逸”的人生态度的追求。海南兰特有的多是热带兰(气生兰),热带兰的特色是花朵硕大花色浓艳,但与国兰相比却少有清香,因此要采撷一枝幽香满室则非其所长。几千年的文化熏陶,中国文化中将国兰认作正宗兰花,而洋兰只是野狐参禅难得正果,甚至未被看作是兰花。海南兰只能“幽香寂寞无人采,涧底山边自在开”。
然而我材天生不必自弃,海南兰自有知音。上世纪60年代,爱兰如命的朱老总一次宝岛之行发现了海南兰,并建议在海口设置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兰圃,海南兰花遂为世人所熟识,特别是花卉作为产业逐渐被全世界看好,海南热带兰必将灿然开放在世人惊艳的眼神中。
采访后记:感谢省兰协、海口市兰协和省林业局等单位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资料,特别是李海文、林世全、黄文墩等兰界前辈,更是倾其所有。海南兰文化和兰事业的发展正是要靠这许多有名或无名的人倾尽心血。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宝岛上的先人太吝于笔墨,留下太少关于海南兰花的文字。有感于此,一些人正在努力。省农科院兰花专家李海文说,该院正在准备建立海南兰花网站,中国兰协理事黄文墩则准备将自已的经验和经历形成文字以惠他人。
朱老总的海南兰缘
1963年,朱德委员长来海南视察时顺便到岛上各地访兰。在尖峰岭等地,朱委员长发现海南兰花品种繁多且花色艳丽,乘兴之下他赋诗两首以志纪念,还为海南特有的象牙白兰取名“双燕齐飞”(见左图中④)。
回到海口后,朱老总提议,海口人民公园应当建立一个兰圃,以丰富群众生活并可作研究之用,并建议由工作人员到海岛各山区采集海南的兰花品种。后来,朱老总亲临公园选定了园址,并亲自向工作人员辅导养兰技术。
1964年秋,海口人民公园兰圃正式建成。随后,工作人员开始进山采集本岛兰花约100种,共2000余盆。当时,文昌华侨韩槐准先生也非常关心海南的兰花发展事业,他多次搜集海外有关资料,并协助兰圃引进新品兰花,使海口兰圃逐渐成为当时国内外颇负盛名的热带兰圃。“文革”时期,海口兰圃被作为旧文化的象征而遭受了灭顶之灾。“文革”结束后,各方有识之士为保护海南兰花资源,多次建议政府恢复兰圃,但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遂愿。令人欣喜的是,海口人很快又可以看到兰圃了。日前,在采访时海口市兰协秘书长林世全告诉记者,市政府已经考虑了重建兰圃的建议,目前只等东西湖的改造完成,重建的项目就马上可以动工。(杜文)
保护海南兰资源
随着海南开发的深入,各山区低海拔地区不少已被开辟为橡胶林或香蕉园等,一些兰花赖以生长的环境遭到破坏,低海拔的地生兰已基本绝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性的兰花热使得一些花商蜂拥来到海南,对岛上的兰资源进行了灭绝性的采购。在当时的兰花热中,一枝奇形达摩兰竟被炒到400多万港元。广东等地的兰商纷至沓来,在琼中等地设点购兰,价格之低令人咋舌:每斤兰草5角人民币!一位广东兰商,几年之间在海南抢购的兰花塞满了16辆东风大卡车!
大量毁灭性的采挖使海南兰资源不断减少。1986年到1992年间,在作《海南野生花卉资源调查》项目时,省农科院兰花专家李海文发现,与60年代所编的《海南植物志》相对照,已有超过10种兰花芳踪难觅;在省林业局最近所做的调查中,又有20多种兰花香迹杳然。
伴随花卉业在全世界兴起,又一轮兰花热开始升温。海南兰花的倩影逐渐撩亮了世人的眼睛。据媒体报道,海南安诺兰于今年初出现在北京市场上,这对提高海南兰花的知名度,让世人认识并热爱海南兰是件好事,但如果直接上山采挖野生兰做为商品,这对资源无疑又是一种威胁。不少爱兰者已开始关注如何在开发海南兰资源的同时保护好兰资源的问题。(杜文)
百年老兰
10年前,李海文在府城邱姓人家见到这两盆剑兰时,花盆内老芽新芽无数。它年近花甲的主人只知花是祖上传下,已不知其年代。一般一株兰一年只发2个新芽,每株兰龄在3年左右。根据兰花主人的叙述和盆内兰芽数量估算,李海文认定这是百年老兰。(左上图为大青,右下图为小青。左下图是李海文在省农科院的兰苑内。)(木土)
椰岛养兰人
琼岛何时起养兰?
在我国,人工养兰最初是从先秦宫廷开始的。大约到魏晋时,士大夫阶层也在自己私家园林摆放兰花。直到大唐时代,兰花才进入寻常人家。宋朝是中国兰花史上的鼎盛时期,关于兰花的专著在此时出现:1223年南宋赵时庚作《金漳兰谱》,被认为是世上留传至今最早研究兰花的著作。明清两代,兰艺日渐昌盛,在一些名城都会,虽市井小民也以养兰怡性为乐。
说起来,海南岛上养兰的历史也并不算短。据省委宣传部退休干部、中国兰协理事黄文墩先生考证,在宋朝时期,随着不少官宦人家从福建远迁海南,也带来了养兰和品兰的风气。后来养兰之风渐盛。养兰若有奇品,则被视为瑞兆。清嘉庆年间,文昌诗人韩锦云有位友人养出一株“九瓣兰花”,诗人认为“九瓣奇花兆吉祥”,吟诗道:“高楼何处问筹边,千载重开翰墨筵。长日闻香凝室久,清时得气让花先。人夸并蒂琼珠美,我爱同心臭味联。合写瑶兰图一幅,品题催索玉堂仙。”
寻访百年老兰
海南尽管历代养兰者不乏其人,遗憾的是,海南文人墨客留下关于兰花的笔墨太少,如今只能依稀访得当年养兰的人家。海南古时的官宦多集中在府城,而今在其后裔中仍能访得一些百年老兰。
解放前黄文墩在琼台书院一林姓人家见过世代相传的兰花,“芳龄”大约在百岁以上;在府城绣衣坊的骆家和衙前路的郑家,他分别见到过数代养兰的遗存;省农科院兰花专家、省兰协副秘书长李海文在建省前调查海南兰资源时,发现府城一邱姓人家藏有7盆古兰,邱家只知是祖上传下,不知始于何代,李海文买下三盆,据推测,兰龄也约有百岁。
花品=人品
用李海文的话说,海南兰文化的发扬光大还是在解放以后。1964年,海口兰圃建成,海南兰花惊艳全国;1987年,海南兰协成立,在省级兰协中这是最早几家之一;2000年,海口市兰协也相继成立。近年来,在全国兰展中,海南兰花频频获奖。卷萼兜兰还被印上了邮票。
在海南今天的养兰人之中,黄文墩和李海文似乎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兰文化观念。黄文墩家三代养兰,他念念不忘的传统兰文化,爱养国兰,讲究兰花的型、色、姿、香,认为洋兰的种养前途不大;他苦苦地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养兰的妙诀,偶然从先祖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幽芳亭》中得到启发,开创了以中药养兰的秘法。而且,黄老先生还有传统的“兰品”:视金钱如粪土。
1989年,黄老到西双版纳访兰,在一座大山底下一农户家中住了三天。农户家境困窘,住草棚吃山薯。临行前,黄老坚持拿出随身所带的一万元的一半购买农户苗圃里50多株兰花。回到海口后,一位香港兰友来看黄老,发现黄老兰圃中有一株奇兰,兰友要以3万元购买。黄老淡淡一笑:“要买,不卖!若真心喜欢,送你!”结果分文未取将奇兰送给了兰友。
与黄老相比,李海文则是一种新的兰文化的代表:虽然深受传统兰文化的浸淫,他却毅然赞成将兰商品化。在省农科院的兰苑里,李海文花费15年的心血培养起100多种兰花,这些兰花全都是海南品种。在他的计划中,对兰资源的收集保护,是为了对兰资源的开发利用。他更看重热带兰的开发价值,主张以组织培养(克隆)的方式大批量生产。
目前,三亚市已将热带兰的种植列入“十五”发展规划,作为“十五”重点发展产业;李海文觉得这必是一项阳光产业。他正在寻找资金与人合作,希望能以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为海南新时期的兰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海南特色兰
目前,经省林业局最新调查得知,我省兰花有72属182种。在所有这些兰类之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品种为海南所特有。现列举5种:
①海南墨兰:叶宽株高,如红颜金刚,国兰中的名品。
②多花兰:花朵柱形团绕,如麻姑献寿。
③安诺兰:花细如珠,花期五旬,似花溪流淌,它已引起国际兰花市场的关注。
④象牙白:一茎双花,如齐飞之燕,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朱德取名“双燕齐飞”。
⑤冬凤兰:花色白中透红,如贵妃醉酒。(木土/文李海文/图)
小资料
兰花小知识:
兰属植物最大的特点在于花的结构:花有6个萼片(花瓣),外面3个花瓣(称主瓣),两边有两个侧瓣(称捧瓣),里面一个花瓣像舌头,称舌瓣,内部有柱状花蕊(俗称鼻)。植物的花如果没有这几个结构部分,虽然名字有“兰”也不是兰花,如君子兰,玉兰等。
兰花中洋兰的代表品种有:文心兰、蝴蝶兰、石斛兰、卡特兰、千代兰、大花蕙兰等;国兰有春兰、建兰、墨兰、寒兰、蕙兰、兔儿兰等种。种之下再分品种。如墨兰有达摩兰、白墨、徽州墨等品种。
兰花的经济特点:
从商业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兰花是用作切花生产的兰花,包括卡特兰属、兰属、石斛属、茉莉兰属、文心兰属、兜兰属、蝶兰属、万代兰属以及它们的杂交种。这些兰花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但在东南亚更为普遍。泰国是最大的兰花生产出口国,每年出口价值达3500万美元。其次是哥伦比亚和印尼。哥伦比亚兰花的出口占整个花卉业出口的50%。日本的花卉消费中,有40%的品种是兰花。
在热带地区,作切花用的兰花通常采用生产成本最低的大田栽培。其繁殖方式一般采取组织培养,即克隆。这样既加快了生产速度,又降低了成本。
极少兰花是可食用的,香果兰调味香料只是提炼自香果兰种子的蒴果。香果兰也是大田栽培,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满足该兰花需求的一个重要来源。(杜编)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兰开海之南
- 时间: 2002-02-20 09:44:30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