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国际金融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之一就是持续的降息风潮。美国、欧洲、日本大部分国家都在忙活着一件事――降息。20日,中国人民银行也决定相应降低人民币利率。
事实上,除了英镑以外,其他外币利率都已经低于人民币利率。专家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调降利率正是顺应了国际经济趋势的发展。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谭雅玲认为:“降息跟我们国家外需的国际环境的变化有比较大的关系,一个是世界经济增长不景气或恶化的状况,因为去年到今年世界经济整体在向下走,当然美国的因素最重要,其中也包括欧洲和日本;再一个就是全球贸易的萎缩也比较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国家外需环境的变化使得我们国家作出了调整利率的抉择,实际上是顺应了国际经济或者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
不只是我国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全球就掀起了降息风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从2001年1月到12月,连续降息11次,存款利率降到了1.5%,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1.75%,为美国4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联邦贴现率则降到了1.25%,是美国历史上的最低点。欧洲中央银行也在去年连续4次调降利率,将主导利率降到了3.25%。不过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已经从今年1月份开始,不再调降利率,转而采取稳定的利率政策,维持现行的利率不变。专家指出,稳健的利率政策更有力于经济的发展。
谭雅玲:“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日本已经是零利率,那么他的调控手段已经到了底线,没有空间和余地了,那么给他的经济和金融改革带来比较大的制约。相对来说,美联储99年6次升息,2001年11次降息,对美国宏观经济的调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利率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他的力度和幅度对经济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取稳定的发展抉择,这样对经济的发展和持续稳定应该说似乎比较有利的。”
在公布了央行降息的消息后,市场各方对此反应不一。保险业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心总经理刘廷安认为:央行降息,对保险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心总经理刘廷安介绍:“从机遇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如果现有的保险产品的价格维持现有的水平,那么,比较利益就出现了,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就面临一个新的扩张的时期。”
刘廷安说:按中国保监会的规定,目前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为2.5,这次央行降息后,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下调为1.98,保户的比较利益就非常明显,那么老百姓买保险就要比银行存款划算。但随着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将明显增加,如大额协议存款的价格在降息后会有比较大的调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新业务的收益率可能都会有明显下降。
刘廷安认为:“对保险公司来讲,最重要的是业务发展要注重质量、要注重业务结构的调整,对资金运用角度来讲,加强资产与负债的匹配管理,控制好资金运用的风险,对保户来说,对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预期不能过高,因为整个社会收益率的价格水平在下降。”(记者:杨文梅李曼为贾祯陈君亮孙惠君刘贤霞)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央行降息:市场各方反应不一
- 时间: 2002-02-22 08:15:4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