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金融电子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商业银行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银行战略联盟运动,这已成为国际银行界普遍的战略思维。
银行战略联盟旨在以变求生存
银行战略联盟,就是指银行追求超越自我的战略创想,力求打破银行长期以来呆板、繁文缛节的组织,通过战略联盟建立一个以资源为基础的虚拟式组织,由许多不同的企业各自专门负责整个银行业务流程中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几项作业,并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完成全部的经营结果,以取得基于集团的合作竞争优势。银行战略联盟的兴起既是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动因。
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大为削弱环境的变化对银行业最重要的影响是银行丧失了它们传统的核心竞争力。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想进入银行业的新的竞争者而言,只需它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竞争银行产品或次级构成即可。新的竞争者不再被要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或者完成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所有程序。
银行的利差收入持续下降从银行资金供给方面看,由于金融市场上高回报、高流动性的投资品种不断出现,大量的资金流向金融市场,迫使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从银行资金需求方面来看,由于信用评估的发展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强化,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这使得厂商能较容易以较低成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迫使银行的贷款利率不断接近市场融资利率水平。对银行资金供求双方竞争的压力迫使银行的利差收入持续下降,这使得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全能型、契约式经营成为银行业主流模式
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变化的环境,欧美的银行业正力图使自身的功能多元化,重新界定它们的行业范围。在欧洲,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已成为时代潮流,保险、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券商以及银行业务被集中于一体,打破了不同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在全能型银行发展的同时,另一种迹象正在出现,即契约式银行结构有可能成为金融业市场结构的一种新形式。
网络银行系统形成银行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的市场进入者,大多数银行都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电子化的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形成业务处理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银行业务网络化的趋势。网络银行的广泛运用以及与传统业务的结合,已经形成银行业新的竞争优势。
战略联盟提升核心能力银行战略联盟策略的运用不单是出于节约成本的一时权宜之计,而旨在集中银行的有限资源,培育核心能力,同时,力求通过与合作企业之间资源的共享,为改进银行价值链的每个环节提供更多的机会,并通过合作过程中的组织学习,从根本上改变银行思考和运用技术的方式。总体而言,按照银行与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同,银行战略联盟包含了三种策略:交易联盟、职能联盟和动态联盟。
与外部服务公司的交易联盟传统上,银行对战略联盟的运用多限于交易联盟,即银行以合同为基础同企业签订的有关物品、设备的采购协议。银行业务外包的主旨是要商业银行有效运用自身核心能力,关注于战略环节,而把一般性的业务交给外部服务公司去做。目前,美国68%的信用卡业务处理、10%的ATM处理均是由外部服务公司来做。美国最大的储蓄账户处理中心也不属于银行,而是属于非银行的信息技术公司。外包已成为美国银行业中有力的战略杠杆,通过与外部服务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美国商业银行正在重新审视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联盟银行之间的战略联盟让银行有机会进入本来没有涉足的市场或从未从事的业务,每一成员可以主要发展其专门业务及向其他联盟成员提供专业意见,扩大银行本身的地理、产品服务及客户范围。例如,日本住友信托与大和合作成立日本最大的信托银行,合作发展信托业务,专注于管理退休金资产。再如,新加坡发展银行与美国道富银行组成联盟,为新加坡客户提供信托基金服务。
另外,为了加强竞争力,市场上也开始出现由银行和基金公司或保险公司组成的联盟,充分利用自己的分销系统来销售基金和保险,并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信息。例如,中信嘉华银行和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中银国际和英国保险公司最近分别组成联盟,进军基金市场。总之,通过战略联盟,可以进一步增强银行自身核心能力的辐射性,把剩余的生产能力利用起来,使银行的资源发挥到极致,满负荷运转。
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动态结盟动态联盟是最高级的合作关系,它与职能联盟的主要区别在于涉及双方的隐性资源,比如知识、技能和专业诀窍等,而职能联盟则仅涉及合作各方显性资源的交换和分享,如信息基础设施等。可以说,动态联盟是一种基于知识的联盟,它主要强调的是如何运用技术快速变化所带来的好处,对市场上不断加深的竞争作出反应。
从技术角度讲,银行不可能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因此,与一流的信息技术企业结盟,便成为银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一条捷径,这为银行提供了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有利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银行与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动态联盟的最好方式便是通过电子金融建立虚拟联合体,也就是把拥有不同关键资源的信息技术企业与银行通过协议的形式,组成联合经营体,将各成员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有机地结合,以解决在研制新技术、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困难。在技术开发领域,当信息技术企业与银行的技术力量实行联合、共同开发时,可以在技术开发这一基本活动中实现规模经济,降低银行研究开发费用,缩短开发周期,有利于银行快速占领市场。因而,这是一种“虚”而有实的联合。推行“虚拟联合体”的组织形式,就是要使银行业在组织结构上、创利功能上进行一次革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汇丰银行和香港电讯公司组成电子商贸联盟,计划为客户提供网上管理及多功能智能卡服务。汇丰银行的角色是提供更安全的互联网付款门户和网上购物支援服务,香港电讯则提供技术支援和通讯基本设施。汇丰银行希望借此提高网上信用卡的交易量,并预期两年内网上购物业务的总额将达到该行信用卡客户签账总额的20%。香港电讯亦期望借此发展多媒体业务,增加收入。
又如,为了提高支票处理业务的效率,美洲银行和IBM公司、KeyCorp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利用影像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来再造支票的提示流程,使得每一张支票在银行收到之际即可以将影像传至付款行,使付款行通过认定签字后即刻作出付与不付的回复,从而大大减少支票被退回后再把已拨付款项扣回的风险。
由此可见,与信息技术企业联盟,借重外部智力,重新设计银行的业务流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保证科学性与先进性。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全球银行业步入战略联盟时代
- 时间: 2002-02-27 08:23:1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国际金融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