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2002年出口企业形势严峻
  • 时间: 2002-02-06 08:12:3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贸易报》    点击:
  • 2001年,在全球经济陷于低谷,尤其是“9.11事件影响,国际贸易深幅下滑的形势下,出口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和考验,出口商绞尽脑汁开辟新市场,增加出口量,仅维持了出口创汇额的持平或略高。据胶东较发达县份的招远市有关数字显示:全年实现出口收汇13054万美元,比历史最好水平的上年增长1.7%,但增幅为历年之最低。

      保持创汇额的稳中有升,出口企业的代价是出口量的大幅上升。2001年以来,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商品的出口价格的影响明显。一年来,出口产品陆续降价,尤其是9月份以来,全球性贸易再度下挫,国外进口商对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一压再压,导致出口量巨增,收汇额勉强持平。据对招远市出口企业的了解,凡以前年度沿续的同类出口产品,2001年与前一年度相比,几乎无一例外地深幅降价,劳动密集型的针纺织产品、高能耗的轮胎橡胶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的铜箔,降价均在15%至20%左右,一些资源型、粗加工的石材、食品、农产品降价在20%以上。出口创汇稳中有升的成功经验得益于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外市场竞争力;放松对中小企业进出口条件限制,鼓励更多的企业跻身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渠道,增加出口数量。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2002年国内出口企业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一是国际局势动荡,全球经济仍无复苏迹象;二是虽然加入了WTO,但国内对我们的一些贸易限制需逐步解除;三是我国相当多的出口产品未经国际认证,国际品牌更是寥寥,出口难闯“技术壁垒”;四是一些资源型、粗加工产品各自为战,相互对外压价出口,人为导致出口价格下降。

      因此,出口企业应当及早适应形势特点,加大对策。一是加大科技开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瞄准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早着手使产品获得国际质量认证,跨越“技术壁垒”,进而创出国际品牌。三是适度限制一些资源型、粗加工产品出口,强化行业出口指导管理,避免出口量无序膨胀,引致国内出口商间价格混战。四是随时掌握国外市场对我国放开进程,把握时机及时开辟新的出口市场,以此确保出口创汇健康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