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全球汽车业面临“暴风雨”
  • 时间: 2002-02-07 08:30:4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
  •   1月11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小威廉·福特(William Ford)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痛苦的、但又是必须的”大规模的重组计划。

      此外,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5万人,占其员工总数的10%,其中包括在北美地区工作的2.2万名员工。福特公司还暗示将向投资者募集100亿美元资金。预计福特将为此次重组耗资41亿美元。小福特表示,重组计划虽然痛苦,但很有必要,因为这将有助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在2000年福特公司尚盈利66.7亿美元,但到2001年第二季度却亏损7.52亿美元,第三季度亏损6.92亿美元。近日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仍然不佳,公司亏损超出预期目标,扣除整顿费用后亏损9亿美元。小福特承认福特公司过去取得的成功使其低估了竞争对手的实力,导致其市场占有率下降,并连续几个季度陷入亏损状态。

      近几年来,福特本来发展势头很猛,产量、收入、利润都在不断攀升,是美国汽车三巨头中赢利最好的一家,曾经一度显露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球第一的“吉相”。然而,自从去年下半年以后,接二连三的事件发生,福特被打压得一脸“晦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2000年8月的“凡世通轮胎案”惊动了整个美国,让福特“元气”大伤。为此,福特与有几代“血亲关系”的凡世通公司打了大半年的官司,最后闹得翻脸“断交”。这一纠纷使公众对福特产汽车本身的质量也产生了疑问。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可信形象”,福特在各种补救措施中赔了数十亿美元。仅去年5月宣布回收1300万只汽车轮胎一项,福特就要蚀本30亿美元。随后,一桩接一桩诉讼案又不断冒了出来。

      2001年的“高层动荡”多多少少也给福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01年年底,福特产汽车又被发现点火器、雨刷等部件也存在问题,福特已宣布加以修理和回收,据说又得赔上二三十亿美元。市场份额减少、赢利亏损将福特“逼向墙角”。

      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整体经济不景气使福特雪上加霜。去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经济不景气使得汽车业普遍遇灾,本已步履艰难的福特更是受到沉重打击。“9·11”事件发生以后,福特公司被迫卷入了一场它最不愿意打的价格战,福特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通用汽车率先挑起了这场价格战――为了刺激美国民众的汽车消费,通用汽车向消费者提供无息购车贷款。最让福特人无法容忍的是,它居然奇迹般地赚得钵盈盆满。

      一家位于伦敦的汽车研究机构日前发表报告,称今后两年世界汽车市场销售总量可能大幅下降,从而使全球汽车业面临一场“暴风雨”。该机构预测,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今明两年,世界汽车销量将分别下降6.5%和4.7%。

      其实,日子不好过的不仅仅只有福特,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通用汽车第四财政季度净利润下降58%,2001年第四财政季度净利润为2.55亿美元,合稀释后每股60美分。通用汽车全球汽车业务第四财政季度收益为66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原因是汽车批发量下降6%。通用汽车人士说,销售下降和激烈的价格竞争对公司在北美的业务造成严重打击。今年年初,通用汽车曾表示将加强削减成本的措施,以实现每股收益3美元的目标。这当中不包括支出以及通用汽车计划出售的休斯电子业务。看来紧缩银根是各汽车厂商不约而同采取的缓解压力的做法。

      据国际知名汽车研究团体Autopoli研究表明,虽然汽车制造商已不断关闭厂房及裁员瘦身,但仍敌不过经济的不景气,该团体预测汽车制造商及有关供应商将全球裁员超过100万人。除了受惠于日元贬值的日本汽车厂商外,其他汽车制造商也会因为生产过剩及回报低而进行裁员,而供应商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该研究机构董事麦顿表示,福特只是率先行动,除了丰田汽车外,其他车厂也有类似的问题,由于欧美市场销量下跌幅度最大,这些汽车制造商将大幅削减美国及欧洲的员工,产量过剩的问题尤其严重。麦斯顿还预测,全球汽车业的“重组运动”会持续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