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度尼西亚的著名财团正逐渐解体。这些财团因无法偿还债务先被收归国有,接着下属企业相继被卖给了外国公司。
据新华社消息,三林集团在全盛时期旗下约有600家企业,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营业额高达220亿美元。它曾在香港成立了专门投资中国内地的太平洋第一公司,事业遍及全亚洲。1998年5月,三林集团的主要银行中央亚细亚银行破产被收归国有,接受该银行融资拓展业务的三林集团旗下许多企业的资产也交由政府管理,其中的水泥、汽车等企业被外国公司收购,其他主要企业也被分割,中央亚细亚银行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出售。
另外,金融危机后凭借纸浆、棕榈油等产品而发展壮大的金光集团,去年也因旗下的亚洲浆纸业公司无法履行债务而出现经营危机。该公司的有息负债达130亿美元。
印尼经历金融危机和苏哈托政权瓦解后,有三种财团逐渐被淘汰,它们分别是与苏哈托家族有关的财团、与苏哈托有密切关系的华人企业、过度依赖贷款拓展业务的企业。印尼政府希望财团解体,认为财团影响竞争力,扩大了贫富差距。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印尼著名财团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相继解体
- 时间: 2002-02-08 08:26:4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