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近年来,订单农业在促进我省瓜菜产业结构调整、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订单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不讲诚信、缺乏法律保障以及基层政府角色错位等等。
最近,本报记者经专项调查后,撰写出一组关于订单农业的报道,并从今日起开始推出,目的是使人们对这种现代生产方式多些了解,多些支持。同时希望促进问题的解决,使我省订单农业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敬请读者垂注。
本报讯(记者吴钟斌华晓东)尽管近来北方市场相对疲软,但我省瓜菜仍较为畅销。根据最新统计,本季全省运销岛外的瓜果菜已达90万吨。这一成绩的取得,订单农业功不可没。
从去年11月15日开始,我省冬季瓜菜即进入运销季节,农业合同订单也开始陆续兑现。在列入统计的品种中,椒类、瓜菜、豆类、菠萝、芒果、茄类、西瓜、香蕉等的数量最大。
去年冬交会共签订了183万多吨的农产品合同。其中瓜菜105万吨,水果43万吨,水产品9.5万吨。与前几届冬交会不同的是,去年冬交会上的放种和保价订单较多。与一般性的意向合同相比,放种订单和保价订单的兑现率较高。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订单农业是海南热带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相当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订单农业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海南,经过十年的曲折发展,这种以销定产、产销互动的生产方式已日渐深入乡村田间,逐步为农民、客商以及各级政府所接受。资料显示,在2000年11月到2001年5月的运销季节里,全省共外销瓜果菜217万吨,整体效益达68.8亿元,比上个运销季节增长19%。68.8亿元摊在全省农民身上,每人平均收入900多元。在去年全省农业约300亿的总产值中,订单农业至少贡献了25个百分点。
综观海南订单农业发展历程,经过了一个由起步、调整到逐渐规范的不平坦过程。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订单农业毕竟已经渐渐长大,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据估计,近几年我省订单农业都超过100万吨,且每年以二位数的速度增长。品种结构上,则由一二个瓜菜品种,增加到数十个。在运销规模方面,涌现出了以中海永青为龙头的一大批运销企业。在他们的积极运作下,订单农业越来越焕发出活力。市场体系建设上,以海南为始点,北到黑龙江,西到乌鲁木齐,东到上海,全国近30个省市区都可见到海南瓜果菜。“海南牌”瓜果菜和水产品还远涉重洋,销售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
十年磨一剑。订单农业正迎来它大发展的好机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并积极参与到订单农业当中来,越来越多不识“农”滋味的省内外公司看好海南农业开发前景而大举进入。
订单农业的发展虽然成绩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行情的风云突变,注定了订单农业进程是一条不平坦之路。诸如诚信、法律保障、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订单农业的健康发展。前不久,某镇发生的“放种风波”―――因镇政府欠种苗款,放种商拒收尖椒,致使农民蒙受较大损失―――就是一例。
订单农业的优越性注定它会有一个诱人的前景,但在我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订单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订单助威海南高效农业
- 时间: 2002-03-18 09:04:5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