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日本食品类(包括鱼、肉类、蔬菜等冷冻、鲜活副食品)进口比上年增加5.3%,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加5.5%。有迹象显示,今年后几个月的食品进口还将呈现增加的趋势。
1999年,中国蔬菜对日出口88.22万吨,占中国蔬菜出口总量的40.4%,主要品种有洋葱、豌豆、大蒜、大葱、生姜、蒜苗、黄瓜、胡萝卜、菠菜、蘑菇、土豆、藕等。以冷冻蔬菜所占比重为最大。
中国对日出口蔬菜分保藏方式所占比重
保藏方式 比重(%)
鲜或冷藏 21.1
冷冻 36.2
其他暂时保藏方式 4.6
盐水 13.2
干 24.9
中国在日本进口蔬菜市场的地位已较为稳固,但潜力仍然很大。目前应在继续巩固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绿色天然果菜的栽培,提高种植技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外,日本有独特的消费方式和流通方式,出口商必须充分了解日本市场,供应适合日本市场的东西,才能发现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
鲜菜
日本对农产品的管理非常严格,若要进入竞争激烈、对新鲜程度要求最为苛刻的日本果菜市场,必须在生产现场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还要有先进的冷藏贮存设备和敏捷迅速的运输体系,以保证运达日本的蔬菜品质新鲜,并且要经过特别的挑选、加工和包装。
在蔬菜对日出口方面,中国同日本商家合作,已基本解决了保鲜和直接运输问题,流通渠道已经稳定,在日本超市上已能全年买到产自中国的部分品种新鲜蔬菜。
日本人特别注重健康,吃健康食品、喝健康饮料、做适当的运动,蔬菜则是寻求纤维质丰富的绿色和黄色蔬菜,蒜苗就是其中的一种。1999年,日本蒜苗进口3000吨,2000年估计会达到6000吨,明年可能还会翻一番。
近来,日本又流行品尝中国青菜。除了引种中国青菜外,日本还直接从中国进口新鲜蔬菜,各地的菜市场和超市都摆出了专卖中国青菜的菜摊,来自中国的白菜、塌菜、雪里红等青梗蔬菜,销售得都非常好。
健康蔬菜
今年6月10日,经修订的日本农林规格法(JAS)正式实施,该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有机农作物标示、认证的管理。由于认证标准严格,预计日本国产蔬菜中,真正符合标准的有机品将不超过1%。因为日本气候高温多湿,易发生病虫害,农药的使用很难避免。根据经修订的JAS法,只有在3年内完全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场栽培、并通过农林水产省指定机构检查、认证的农作物才能被称为“有机农作物”,并贴上标签。而此前,有些农产品仅因使用了有机肥料就可称为有机栽培,这使得有机农产品在日本农产品总产量中的比重高达10%-20%。根据新标准,能够称为有机作物的比重将大大减少。
为确保货源,一些日本商社和企业已开始着手扩大海外采购。例如,日商岩井计划扩大从中国进口胡萝卜、南瓜等5种蔬菜,向日本国内超市供货。预计2001年该公司仅中国有机农作物的销售额就将达3亿日元,三年后将提高到50亿日元。主要进口美国和新西兰有机冷冻菜的日冷公司也计划将进口渠道扩大到中国和东南亚。另一些超市则致力于扩大销售种植规模较大的低农药品种。伊藤洋华堂认为,有机农产品由于种植成本较高,零售价格将比普通蔬菜高20%,消费者恐怕难以接受,而低农药品种的价格虽然也高,但可以控制在15%以内,因此,近期该超市将减农药果菜定牌为“健康果菜”,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并计划本年度内将其比重由现在的15%提高到30%。这也为中国的低农药蔬菜提供了机会。
绿色天然蔬菜
在日本,无污染、有营养、防病治病的绿色天然蔬菜很有市场,包括山野菜和森林蔬菜。
森林蔬菜的畅销品种有茎类的毛竹笋、山芹菜、野豌豆;叶类的香椿;根类的魔芋、野百合;花类的桂花、菊花、兰花、金银花、黄花菜;果类的毛栗、山苍子、酸豆、木通等。
山野菜如松茸、黄花松茸、黑木耳、菇类、刺嫩芽等。
日本对森林蔬菜的大量需求,有力推动了我国森林蔬菜加工业的发展,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森林蔬菜生产已逐步形成规模,山东还建立了上百个菇类和金银花生产基地,每年有上万吨加工品销往日本。
流通方式
日本果蔬市场的流通方式独特,批发市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0%以上的鲜活农副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环节。此外,批发市场还有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政府制定批发市场的发展规划,对其开设和运营实行严格的审批,并给以扶持。批发市场由批发商、中间批发商和买卖参加者组成,交易活动实行拍卖制度,通过竞价来选择买主、形成价格。原则上批发商不能贩卖市场以外的商品,而中间批发商也不能从批发商以外的个人或组织进货。因此批发商在日本蔬菜流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批发商都是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株式会社,且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
1970年起,日本政府确定了上市蔬菜的标准化,进入日本批发市场的蔬菜必须严格符合统一的规格标准,包括质量、大小、包装等,不符合标准规格的蔬菜一般无法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洋葱、莴苣、甘蓝、黄瓜、番茄、茄子、青椒、萝卜、胡萝卜、白菜、葱、芋头、菠菜等13种蔬菜已形成日本国内通用的国家标准,许多地方还制定了当地的统一上市规格标准。完全符合标准的蔬菜,在中央批发市场,按当天的市场价格出售,然后发往日本各地。
这些标准主要分三类:
质量标准
日本的蔬菜质量标准对13种蔬菜分别作了规定。总的来看,所有蔬菜都要保持其固有的形状,色泽良好;无腐烂变质,无病虫伤害;干净、无沙土等异物。
大小标准
日本上市蔬菜的规格大小一般分为L、M、S级,也有分L、M两级以及2L、L、M、S四级和2L、L、M、S、2S五级的。分级标准因品种不同而各异,有按单个重量分级的,有按单个长度分级的,还有按直径分级的,更多的是结合这几项指标,综合考虑分级。
包装标准
包装标准包括包装的重量、包装尺寸、包装材料、包装方法及标示等。
包装重量因蔬菜的种类不同,分为4、5、10、15、20公斤等不同包装规格,菠菜则有30束或40束一箱的包装规格。
包装材料一般为纸箱,也有用聚乙烯塑料箱或网袋的。箱装规格为长650mm、宽250mm、深170mm;袋装规格为长650mm、宽450mm,纸箱材料、塑料以及外包装的封钉也有统一要求。
日本的蔬菜市场实施明确的标记制度,外包装上要求标示品名、大小级别、重量级别、产地、商标等。自2001年4月1日起,将对加工食品执行新的商品明确标记制度,标记内容包括品名、原材料、容量、流通期限、保存方法、进口商名称机器详细地址。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日本的蔬菜市场
- 时间: 2002-04-11 09:19:0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市场部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