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柏彬) 记者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截止去年底,我省已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0多项,农产品企业标准40多项。
1995年以来,澄迈香蕉、水蜜杨桃标准化示范区、昌江芒果标准化示范区、定安甘蔗标准化示范区等4个示范区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考核验收。2001年10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又将海口、澄迈无公害蔬菜、琼海胡椒标准化3个示范区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从效果来看,凡是实施标准化的产品和地区,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等各方面都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省质监局副局长孙新阳表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如果不奋起直追,我们的农产品军团会在人家的贸易技术壁垒面前一败涂地。
孙新阳认为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农业标准化的意识和知识没有普及;二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重点不突出;三是制订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衔接不够;四是对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技术手段落后,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标准监测体系。
孙新阳说,农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之后,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完善我省农产品标准体系:(1)市场准入性的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即制定有关强制性标准;(2)制定优质农产品卫生安全质量标准。目的是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提高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培育我省名牌农产品;(3)引进、分析我省农产品出口国的标准,制定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目的是引导发展我省的外向型农业,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4)制定贯穿于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种子、种苗标准,栽培技术规程,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标识标准。使农产品有标准做技术依据,进行规范化生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据介绍,在未来的五年内,我省将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标准覆盖率要达到我省主要农产品的80%以上,做到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有技术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据悉,今后我省每年都将计划安排制标任务30至50项;在总结我省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经验基础上,参照《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一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5年内每个市、县都有1至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点带面,抓好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利益驱动等多种手段,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标准;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产企业和其它专业技术组织的作用,全方位、多层面开展制定农业标准化的工作;同时,制定标准工作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坚持科学、适用,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农产品名牌源自标准化
- 时间: 2002-04-15 08:33:4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