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易家凡 特约记者高亚强 通讯员刘兴旺)4月7日,省农垦高效农业现场会在南田农场召开。会议要求垦区各单位要学习南田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认识。明确提出要将10亩土地的长期承包使用权尽快落实到职工家庭,努力朝着每户职工有一份产业、有一幢楼房、有一部小车、有一笔存款的“四个一”的小康目标迈进。
与会人员参观了南田、东升、红明农场的职工家庭芒果园、荔枝园。听取了南田农场场长彭隆荣关于该场坚持10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做法和体会的经验介绍。会议充分肯定了南田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称南田产业结构调整为垦区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是一面旗帜。
省农垦总局领导邱国虎、林玉权、符孟彪、林芳明、陈永希、郭奕秋、郭钦宜,垦区各农场的党政主要领导以及机关各处室领导出席了会议。
省农垦总局局长林玉权在会上就如何加快垦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四个一”发展目标作了部署。他指出,首先要解放思想,清除障碍,快速发展。目前,在垦区还存在着一些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陈旧观念,如把土地使用权长期承包给职工、橡胶经营权长期承包或租赁给职工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担心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会搞乱农场,改变国有农场的性质;水果、瓜菜多了,市场风险太大,还是种橡胶稳妥等思想认识。如果我们不清除这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障碍,那么,压在我们肩上繁重而艰巨的经济发展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垦区的改革与发展就不可能再上新的台阶。
其次是要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农业和农垦经济结构。其方向是:依靠科技、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大力发展热带果蔬,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农产品的销售、保鲜、储运,食品加工以及信息服务等产业,引导职工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无公害产品。其途径是:在农业结构中以多品种、高质量、高效益为主,满足人们生活的直接需求;由传统二元结构向橡胶――经作――饲料的三元结构的调整,满足人们生活的间接需求;区域化、专业化调整工业原料作物结构和布局,满足工业加工需求。其原则是: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将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相结合;明确本场的发展重点、方向,一抓到底;推广科技,实施名牌,提高品质和效益;抓典型,抓龙头,带全场,成规模;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形成农垦特色产业优势。
再次是要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使职工富起来,农场强起来。首先要从法律上、政策上为职工提供支持和保护。每户职工自营经济用地要达到10亩,有条件的可增加到20亩,其使用权要一定50年。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允许继承和土地使用权内部流转。要通过签订合同,进一步确认和保障职工私人与投资的合法权益。在政策上要放宽限制,把近水近路,土质好的地分给职工。种植水果等热带经济作物的要免交3年地租。要给予困难职工资金帮助。其次要规范土地管理,推进整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当前要抓好五件事。一是对职工自营经济面积进行丈量,登记造册,建立档案,确定地租,依法征缴。二是要对不足10亩面积的职工家庭要尽快补足,超过20亩面积的,超过部分要适当提高地租。三是干部自营经济面积已达10亩地的,不能再要,要让地于民。四是要加快到期胶园和低产胶园的更新速度,使无地或少地的职工尽快拥有土地。五是要尽快制定土地管理有偿使用、内部流转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土地管理,激活生产要素。
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邱国虎在会上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垦区高效农业的发展讲了话。他强调,着重要解决六个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解决党委书记和场长的思想认识问题,其次是要解决领导班子、一般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不调整结构,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使职工走上致富道路的正确认识轨道上来。
二是发展路子问题。每个单位都要从实际出发,寻找自己的发展路子和发展项目。南田农场从实际出发,结合南部地区光照、气候、地理位置等各种条件,找出了一条发展芒果的路子。三江农场经过多年摸索,寻找到发展海淡水养殖的路子。今天大家来看芒果,不是让大家回去都种芒果,而是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选准自己的发展路子和发展项目。有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有的地方可以发展养殖业,有的地方可以种养并举,总之,只要从实际出发,就能找到适合本单位的发展路子来。
三是政策制定问题。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靠政策。有的单位把灌溉设施配套齐全的土地分给职工承包经营,工人不接收,有的甚至把种苗栽到地里了,职工也不要,根在哪里呢?就在于制订的政策有问题,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所以,政策的制定很重要,它事关垦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成败和职工能否致富目标的实现。在用政策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注意用政策促进职工自营经济平衡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是经营体制问题。发展高效农业,没有好的经营体制不行。要建立好的经营体制,尤其是要建立家庭经营承包体制。在世界上,农业是以公有制的形式经营的国家很少,几乎全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专业化公司为龙头、社会服务为支撑的农业体系。过去我们种了许多芒果,国家投入的资金不少,却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为什么?因为经营体制落后。农业受各种气候条件影响太大,不可知因素非常多,如果没有好的经营体制,就很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在发展高效农业中,必须要把经营权下放给职工,利益落实到家庭 。
五是服务体系问题。没有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职工自营经济就难以得到迅速发展,高效农业的高效益就难以体现出来。目前,垦区为职工种养业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如产品的销售,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客商,大型的农副产品销售批发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有计划引良种良苗,肥料、农药的提供,技术措施的推广运用等工作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不尽快地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职工就不敢发展。只有解决了职工后顾之忧,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才会加快。
六是精神状态问题。要尽快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尽快使职工富裕起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没有紧迫感不行,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行,萎靡不振、无所作为更是不行。所以,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看看自己的精神状态怎么样,对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热心不热心,对调整产业结构热心不热心,有没有紧迫感,有没有时不我待的精神。只有把精神状态调整好了,才能真正重视高效农业的发展,才能真正把增加职工收入,带领职工致富时刻放在心上。
会议由省农垦副局长郭奕秋主持。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落实职工土地使用权 朝“四个一”目标迈进
- 时间: 2002-04-16 08:03:23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农垦报 》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