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我省首季捕捞产值超九亿元
  • 时间: 2002-04-16 08:41: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本报海口4月15日讯 (记者甘远志通讯员王千鹏程博良) 记者今天从省经贸厅了解到,我省一季度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提高,市场销售情况稳定。

    统计资料显示,1―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7%,高于全年预期目标2.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有关人士分析:国有和股份制工业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因素,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长14.0%,股份制工业增长20.4%,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下降10.9%。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增长15.5%,轻工业增长11.1%。主要产品产量中,汽车增长176.7%,服装增长43.2%,糖增长91.6%,罐头、饮料、酒、卷烟等也有不同幅度增长,发电量增长15.3%,而摩托车、钢材、铁矿石、氮肥、化纤等有不同程度下降。

    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提高是我省一季度工业增长的一个重要表现,1―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4.7%,比去年同期水平提高2.1个百分点。在市场销售方面,1―3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5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增幅同比略有提高。

    本报讯(记者侯小健)开春迎来捕捞旺汛,让“渔老大”喜上眉梢。

    省海洋与渔业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 16.07万吨,产值9.3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和10%。其中临高、儋州、三亚、陵水、昌江等5市县捕捞产量均超万吨。临高县海捕量占全省总产量的31%。

    我省海洋捕捞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捕捞作业结构的优化。鉴于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我省逐步淘汰破坏近海资源的小渔船,引导渔民多方筹资造大船、闯深海。去年,全省投入3亿多元,新造大吨位渔船350多艘,今年新建造50吨―80吨渔船48艘,投产6艘,使我省外海捕捞量由前几年的18%提高到38%。渔民不断开辟南海北部80米―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及西、中、东、南沙渔场。今年首季,全省赴西、中、东沙作业渔船81艘,产量2291吨,产量和产值同比增长93%和85%。

    科技也为捕捞业注入了活力。着眼于提高捕捞效益而进行的网具改革,收到明显成效。我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刺、钓作业,并推广高口拖网、四指高目刺网及应用深水浮子等新渔具渔法。目前,以捕捞优质鱼为主的刺网、钓业产量占海洋捕捞产量的大头,优质鱼比例已超过60%。临高县流刺网渔船装配省外引进的液压流刺网网具后,单船产值比在同一时间、同一作业渔场的其他渔船高出50%。

    令渔民欣喜的是,经过近几年休渔制度的实施,带鱼、马鲛鱼、蓝园参等经济鱼类资源得以迅速恢复,清澜、昌化及大洲等几大渔场今年渔汛看旺,乌鲳、带鱼等成群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