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做大做强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已成共识。但事与愿违的是,海南某些农产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却时不时受到冷遇。究其原因,乃是标准化程度太低所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以农业的产业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产品必须做到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的标准化,并且跟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接轨。
国内茶叶在国际市场上连连受挫的经历,可见农业标准化一事,已是迫在眉睫。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从去年年底起,欧盟担心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污染超标,将检验种类从6种扩大到62种,同时降低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标准10倍至100倍。没搭上农业标准化快车的中国茶叶业,猝不及防遭此“绿色壁垒”,出口量一下子减少37%。尽管这里面不无歧视性的意味,但忽略出口国相关标准体系的具体要求,本国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衔接不够,却是吃尽苦头的根本原因。
因此,从远一点说,海南农产品要占据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标准化这堵墙,无论如何是绕不过去的。近年来,“自由贸易,但要安全贸易”的口号,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并由此衍生出一整套“绿色壁垒”的制裁方法。海南农产品要冲破“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那么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和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都要严格遵守一整套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的标准体系,尤其是农药残留量这个死结,非解开不可。“季节差”,“名优特”,最终要以“无公害”保驾护航。未来海南农产品面临的最大出口障碍,估计正是以环保及食品安全为中心的“绿色壁垒”。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来日隐忧,也需提前设防。海南目前已经制定农业地方标准30多项,农产品企业标准40多项,这是一个好的起点。唯有坚定不移地把标准化道路走到底,海南农产品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市场?标准化?绿色壁垒
- 时间: 2002-04-19 08:39:19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