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已经以世贸组织成员的身份度过了四个月的时光。在入世之前,对于中国将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人们有着种种相似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市场开始以其特有的逻辑,修正着我们曾经坚守的信念。
过去的四个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始兑现的四个月,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更加敞开的四个月。尽管这只是新的开放进程的一小步,但是,中国产业界甚至普通的社会公众已经能够捕捉到诸多微妙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未来经济格局乃至中国人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虽然我们对这种变化还无法准确地估量。
过去的四个月,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阳光灿烂,也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狂风暴雨。
年初,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从加入世贸组织的种种心情中平静下来,中国汽车工业就迫不及待地祭出降价的大旗。汽车业一直因为高度保护而遭到批评,被认为是没有太强抵御能力的温室花朵。显然,汽车业试图证明自己的守土能力,并以降价这样一个曾经屡试不爽的武器拉开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场保卫战,但是在喧嚣过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答案。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头两个月,汽车工业15家重点企业,尽管产值增加了11.7%,但是利润总额却下降了21.8%,亏损户由1户增加到3户,亏损额增加了2.5亿元。相比之下,进口汽车只让出了关税下调的部分,甚至按兵不动。
这一战国内企业胜负如何自不用说,不过一阵小负、一城一地的得失,也并不意味着满盘皆输。值得关注的是,产业界人士对竞争形势的乐观估计,并不仅仅表现在汽车这一个产业。市场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处身的竞争环境,应该更理性地估价我们所抱持的信心,因为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我们的信心其实来自于无知和误解。
钢铁市场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经贸委已经发布消息说,1-2月份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下降46.7%,进口配额的取消,将使国外的钢材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涌入中国市场,进口钢材对国内市场的实质性冲击已经开始,国内钢材生产企业面临第一次大考。在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方面,金融业的大门只是开了一条缝,爱立信倒戈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逼近的战云。而花旗银行也一定没料到,因为按其经营惯例对一个中国储户收取服务费而被告上法庭。一系列的市场开放动作,当然表明中国是一个重然诺的国家,表明对外开放进程的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胜负的天平将向哪一方倾斜,以怎样的方式揭开这样一个最富悬念也可能是最残酷的谜,将是对中国企业的最大考验。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效应已经开始凸显,不仅仅是市场已经发出了敏感的信号。政府方面,在不打折扣地履行成员义务的同时,也开始坚决地运用合法的武器维护本国企业的权利。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四个月里,中国反倾销案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在欧盟提出针对中国打火机的CR法案之后,中国政府也第一次向欧盟派出了包括民间机构参加的游说团。尽管目前仍没有结果,但在尊重国际经贸游戏规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游戏规则,已经成为政府越来越倚重的表达方式。
而更多的案例是,面对反倾销指控,积极应对成为更多企业的第一选择。上个月,温州的眼镜企业向欧盟提出了抗辩书,本月初,福建福耀玻璃面对11.8%的惩罚性关税则选择了状告美国商务部。我们愿意相信,政府部门的种种转变,其实是企业界推动的结果。因为对市场最敏感的正是直接与跨国资本交锋的中国企业。实际上,短短的四个月教给中国企业的,可能比四个月前的任何一种方式都要多。
然而,未来的困扰可能正缘于此。如果政府不能更主动地顺应这种变化,那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短兵相接的国际竞争中,将不得不同时与来自旧体制的种种掣肘周旋,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在对内开放的进程上,在政府部门信息的披露上,在管理经济的方式上,短短的四个月并不足以彻底改变旧有的逻辑。尽管我们肯定这确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职能转变仍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滞后必然带来经济效率的极大损失,而中国企业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本钱。
相对于中国漫漫15年的入世谈判历程,过去的四个月只是短短的一瞬。相对于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要经历的未来,一切才刚刚开始。这一场世纪的盛宴,让我们好好把握。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面对WTO: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 时间: 2002-04-24 08:17:56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