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一省两地”打造新海南
  • 时间: 2002-04-09 08:54:20    作者: 姚莉莉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
  • 海南,全国最年轻的省份,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如何探索海南产业发展道路?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建省以来海南人的孜孜追求。经历了房地产热带来的泡沫经济,海南人最终把目光转向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阵痛中寻找一条适合海南发展的出路。

    1996年2月,海南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一省两地”被正式写入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由此确立了海南正确的发展方向――――提升农村经济产业化水平,建设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作支撑,建设新兴工业省;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建设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在“一省两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一场绿色的产业革命在海南特区广袤的山河湖海上蓬勃兴起。

    经过几年的埋头实干、苦干,海南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从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到热带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海岛旅游业“三足鼎立”的转变,初步确立了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热带高效农业迅速崛起,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海南打出“季节差、名优特、无公害”三张王牌,“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呈现生机。海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果园子”和最大的冬季“菜篮子”。

    旅游业成为拉动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遍地开花”的现象少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少了,精品意识、特色概念开始在市场运作中起主导作用。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名牌项目和产品已经支撑起海南旅游的脊梁。

    新兴工业有了长足进步。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前提下,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工业,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并举的道路。1999年,全省工业扭转了从1995年以来的亏损状况,首次出现盈利。

    艰辛的付出终有回报。1998年,海南 GDP增长速度上升至8.3%,结束了连续3年低速运行状况,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整体效益实现了三年净亏损后的首次盈利,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近4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

    2000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了海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后,微笑点头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太重要了,这几年海南的调整不错。

    1998年12月18日至22日,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在海南考察期间也充分肯定了海南省委、省政府所制定的产业发展战略。他说:真正抓好了热带农业和旅游业,海南就可以富甲天下。

    “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使海南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1999、2000、2001年,海南的GDP增长分别为8.6%、8.8%、8.9%,逐步摆脱了泡沫经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