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桂林市近期水果市场淡季不淡
  • 时间: 2002-05-14 08:23:05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中国果品信息网    点击:
  • 在人们的印象中,春夏之交是水果的短缺季节。当上年的沙田柚、柑橙以及来自北方的苹果、雪梨逐渐退出销售舞台之后,水果市场自然也就进入了一年的销售淡季。然而,与往年不同,水果新品名品不断涌入,本地的春夏熟水果与南来的热带果品,构成了时下桂林水果市场一道丰富多彩的新景致。

      在乐群路,一位做了10多年水果生意的店主对记者说,早些年这个时候,水果品种寥寥无几,即使有新鲜的,也是从海南等地来的西瓜、芒果以及少部分进口水果。现在品种越来越多,“土”的“洋”的摆满了摊子,经营的门面也在不断地扩大,生意红火多了,他直感叹,这番情形以前实在想象不到。

      的确,仔细观察时下的桂林水果市场,各种果类令人“大开眼界”,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果蔬农贸市场,或者在大型超市里,本地产的大枇杷、夏橙、油桃、草莓、杨梅,外来的西瓜、芒果、龙眼、香蕉、提子等,摆满了柜台,市场淡季不淡,充足的货源,丰盛的品种,让消费者大有选择的余地。

      不仅如此,水果的价格也一改过去淡季时的较高价位,能让普通消费者接受,因而有的只有送人请客时才消费的水果也成了普通人家的“时菜”。“五一”期间,在屏风批发市场,西瓜菠萝芒果堆得像小山,人们不停地进货出货,记者了解到,从海南来的菠萝批发价只5毛钱一公斤,批发商说,价格跌得不成样子。本地的名特优产品大枇杷、油桃、草莓、夏橙等,早两年初次“亮相”市场身价不凡,但此时价格也有所下降。来自阳朔金宝的陈姓妇女说,家中种有几十株油桃,今年的产量大约有200公斤,前年一公斤卖到十多元钱,现在只有5元多。在地处北门的一水果销售摊前,一位正在选购大枇杷的中年女士说,枇杷有乒乓球那么大,像这样的枇杷,去年价格高着呢,十七八元钱一公斤,现在降到了10元左右。这位女士还指着隔壁摊上的夏橙告诉记者,夏橙尽管是新鲜水果,但1公斤卖2元多,这价格还好接受,买回家尝个新鲜。

      水果市场的丰盛从何而来?业内人士分析,一是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便利的交通运输,先进的冷藏冷冻设备引入水果销售领域,为外地水果快速进入桂林市场提供了条件;二是本地春夏水果品种逐年增加、数量扩大,占据了水果销售市场的一方天地。这得益于桂林市近年来的水果生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据市水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桂林市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水果品种结构存在的秋冬熟特别是桔柑类面积、产量过大,春夏熟类面积、产量太小的不合理状况,桂林市提出了重点发展春夏熟水果的品种调整方案,去年全市春夏熟水果面积已超过全市总面积的20%,“十五”期间力争实现柑桔类、秋冬落叶水果类和春夏熟水果“三分天下”的水果品种结构新格局目标,可以说调整战略已初见成效,一批新名特优春夏熟水果大量进入市场;三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市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到桂的外地游客逐年增多,对水果市场的繁荣产生互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