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亚洲经济衰退的重要启示
  • 时间: 2002-05-16 10:22:04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点击:
  • 此间《经济参考报》15日刊登署名陆亨俊、题为《亚洲经济衰退的重要启示》的综述,转发如下:

      从去年春季以后,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先后陷入停滞或衰退。订单减少,出口下降,股市暴跌,通货收缩,失业上升,人心浮动。新加坡、香港和台湾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他各国增长率也大幅下降。这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两、三年时间里,亚洲经济再次遭到严重挫折,受到的创伤是相当深重的。

      近几个月来,虽然仍有不少不好的消息,但也不时传来积极的信息。特别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3月初说,美国的经济衰退似乎即将结束,“收缩阶段已渐近尾声。”他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将有助于日本和东南亚经济形势的好转。

    到4月上旬,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报告中都认为亚洲经济正在复苏,2002年将比2001年好,2003年的日子会更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前夕发表的报告指出,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处于恢复之中”,报告说,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形势是令人鼓舞的,但是发展势头“也不会像20世纪90年代见到的那样强劲”,“结构问题仍然抑制着目前的局势和未来的前景”。

      亚洲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两次陷入经济困境,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这次衰退中有一个十分令人注意的现象,那就是愈是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受到的损失愈大,新加坡和香港受害最深;印度尼西亚虽然国内问题不少,但经济增长还算平稳。英国的《金融时报》评论说:“如果说金融危机使亚洲明白了依赖外部资本的危险性,那么,去年的经济衰退则使它意识到了依赖单一类型产品和单一出口市场是多么危险。”

      这确实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据报道,新加坡和香港的GDP中,大约有25%有赖于对美国的贸易;马来西亚的比例略低一些,为18%;菲律宾和台湾约占10%。经济中这样大的比重依赖于一个国家,怎么不受制于人呢?美国《商业周刊》说的更直率,亚洲经济如果不改变对美国市场的不正常依赖,这“是否注定要成为美国事实上的经济殖民地――美国一发烧,这些国家就要患肺炎?”

      这里涉及到市场多样化问题,这也是近几个月来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国家谈得比较多的问题。除了美国以外,东南亚许多国家与欧洲有着历史传统关系,是要积极开拓的。不过更要发展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的贸易关系,也就是说,加强亚洲的地区合作已成为今后亚洲发展的重要方向。

      应该说亚洲各国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历来是相当密切的。对东南亚国家来说,过去曾有以日本为领头的“雁行模式”。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不景气之中。去年日本政府发表的《贸易白皮书》中首次承认,“雁行模式已经崩溃”。

      在这种形势下,亚洲国家(地区)除了加强区域合作外,把目光转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对于中国来说,也是进一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消除误解,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的最好机遇。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是不断发展的。近年来韩国对华出口已超过日本,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1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80亿美元,2001年已达400亿美元,近两年,在东盟与美国贸易大幅下降的同时,对华贸易还是继续增长的。因此,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地区内的经济贸易关系,是这次经济衰退给人们的重要启示。不久前,在博鳌举行的亚洲论坛首届年会取得积极成果,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