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排行
  •   
  • 加固债务结构体系――阿根廷金融危机启示录
  • 时间: 2002-05-21 08:21:37    作者: 翔云    来源: 《证券日报》    点击:
  • 近期,令人瞩目的阿根廷金融体系发生变化:阿央行开始全面、无限期地关闭阿根廷境内的所有银行和外汇市场,央行称当日营业结束后该指令将立即生效。后阿央行宣布将强制性地把美元定期存款转为10年期的美元债券,把比索固定利率存款转为5年期比索债券。阿根廷存款债券化的倡导者――经济部长莱尼科夫宣布辞职,此后阿根廷内阁宣布总辞职,令事态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

      金融危机对于同样是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值得好好思考,而避免发生类似的经济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像如今的中国一样,都是改革的榜样和国际市场的宠儿。最近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也许是一个令人难以想像的结局,但是这并不应该让人感到意外。

      危机背景与原因分析

      过分依赖外资,是阿金融出现问题的重要方面。在公司财务中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一个公司的借款费用过高时,新的投资收益开始在牺牲新投资人利益的情况下,自然增生到旧的债权人手中,导致投资量降低。在某个时刻,当随即而来的投资减少使借款人的信用下降、并导致债券价格继续下降时,债券价格的下跌甚至可能变得自我强化,最终迫使公司破产。这对国家来说同样适用。因为阿根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严重依赖外国资本进行新的投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外国对阿根廷债券兴趣的任何降低都可能迫使国家掉进陷阱。

      阿根廷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法律改革措施。由于阿根廷当局和银行家未能意识到债务本身是阿根廷问题的根源,因此改革集中在现实经济上,而忽视了阿根廷越发不稳定的债务。这些改革未能扭转阿根廷的经济紧缩。在挣扎了两年后,阿根廷终于崩溃了。

      同时,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从传统和道义上而言,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救援伙伴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这二者都没有积极开展救援。这也是加剧阿国金融危机的一个因素。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首先,金融危机在阿根廷演变成了全面的危机。在经济上,金融危机使得阿根廷政府和企业更加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加剧了经济衰退。在政治上造成了社会动荡,和政权频繁更迭。游行演变为暴乱,有28人死亡,并导致在后来连续更换了五名总统,这是非常少有的政治事件。

      其次,金融危机影响了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导致资本重新选择注入欧洲或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比索贬值后,阿根廷政府无法赎回债券,或者外币借贷的呆坏账增加,均会影响全球性金融机构的盈利。由于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因此阿根廷的邻国,如巴西、委内瑞拉及哥伦比亚,更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好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新兴市场的信心,但随即又受到阿根廷事件的影响。2001年突出的一个例子是,香港的“小超人”李泽楷发行25亿美元债券的计划就受到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下降的影响而宣告流产。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启示

      由于中国和阿根廷的经贸联系有限,加上两国相距甚远,因此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不大规模扩散的情况下,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是深远的。

      尽管阿根廷看上去离中国十分遥远,但是阿根廷的崩溃可以提供一个重要教训。

      首先,阿根廷惊讶地发现,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资本首先是由国际环境决定的,而并非地方经济的表现。国家可以通过合理管理其经济来增加它们分得资本的数量,但是富国的情况总是更为重要,而它们是难以预测的。由于中国目前享受着可观的外国投资流入,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教训。其次,资本结构是重要的。投资者不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是否正确作出回应,他们也对这些改革的成果在新旧投资者中的分配方式作出回应。过多的债务或是债务结构不良都可能破坏对投资的刺激,而最终导致投资减少。有时,这些危险的债务结构可能造成良性循环,使经济方面的良好发展导致债务负担的结构性缩减,但是一旦外界环境发生改变,它们可能会迅速转变为恶性循环。

      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目前储备金丰富而外债较低,在很长时间内还不会被阿根廷的问题困扰。然而,仍存在很多理由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担忧。例如,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中国将开放其国内市场进行贸易,并整顿其银行。

      再加上中国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强大的财政刺激,当中国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贸易格局、资本外逃,以及政府将有问题的有价证券吸收入银行时,几乎可以肯定中国的内外债务水平将迅速增长。

      这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中国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如果在此期间,中国的财政无意中组成了一种危险或不稳定的结构,中国可能首先在环境仍旧良好的情况下受益。但是假若环境发生改变,中国将变得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

      另外,从1994年1月1日到现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从实际运行上看接近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联系汇率制度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货币供给是受外汇储备变动影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一定要注意汇率安排对货币政策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