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石碌5月24日电 (记者卓上雄特约记者梁栋材)一度沉寂的昌江芒果缘何火爆京沪,再放异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大力开拓市场外,原因还在于该县走科技兴芒的路子,在芒果种植中注重“嫁接”科技,改良和提高果实本身的品质。
芒果种植在昌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建省后,昌江大力发展芒果生产,并在当地成功培育起这一龙头产业,其芒果品种曾一度达38个,种植面积逾10万亩,昌江也由此跻身全国三大芒果生产基地行列。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昌江原种植的一半以上品种、约40%面积的芒果,开始呈现出相对低产、劣质的趋势,如果皮粗糙、易腐烂、口味差、不耐储存等,影响当地芒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品牌就是效益。2000年前后,经过请有关专家研讨和北上各大城市调研,昌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科技护牌”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全县4万多亩低产、劣质的芒果树进行彻底换冠,即用台农1号、金煌、吕宋、爱文等市场新优品种的芽片,嫁接到现有的芒果树上,待长成后替换原老树冠,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不断改良品种,培育出市场大量需求的新优产品。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该县成立芒果改良小组,并制定果树改良方案。要求县农业、科技部门认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分片包干进行技术指导;每个乡镇都要有一名领导专门负责;该县还每年拨出10多万元经费,作为果农购买新品种芒果芽条的补贴。
由于新品种品质好,销路宽,“科技护牌”工程一开始就得到当地果农的积极响应。1989年起就开始种植芒果的保平乡农民王水宏,2000年自觉将原有的50亩老品种芒果,一次性地进行了全面换冠。今年5月首次收获时,果实数量不但比原来老品种增加了2倍以上,而且因果皮漂亮、味道鲜美、耐储存等,销路很好。
芒果换冠工程的推行,激起了昌江广大果农学习科技的热情。他们纷纷走出果园,到各种科技培训班、院校或其他市县,积极学习芒果种植管理中的催花、保花、保果等实用技术,不少果农还熟练掌握了芒果换冠技术。
据介绍,目前该县已完成芒果换冠约3万亩,其余的1万多亩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换冠。
- 【 关闭本页 】
- 点击排行
- 昌江“科技护牌”芒果飘香
- 时间: 2002-05-27 08:01:22 作者: 中橡网 来源: 《海南日报》 点击: